第555章 决心(1 / 1)

四合如意 云霓 1223 字 3小时前

第555章 决心

谢玉琰知晓最近柳二郎经常与赵仲良在一起说话,却没想到柳二郎会下这样的决心,要与赵仲良一同回西北。

边民生活困苦,这一点想必赵仲良与柳二郎说过了,那她就不再重复这话,谢玉琰道:“赵仲良要做都保正,身边得有人帮他,尤其在推行新法的时候,需要平衡各方利益,你确实是极好的人选。你前去西北,推行乡会制,帮助保正尽快得到民众信任。加之对朝廷和衙署事务的熟悉,可以用你的学识,向百姓宣讲新政的好处。”

“新政必定会在大梁逐步施行,你们若是顺利,”谢玉琰说到这里目光闪烁,“你晚入仕这些年,不但不会白费,将来还能成为你的助力。”

柳二郎之前没想得这般清楚,经谢大娘子这样一说,登时豁然开朗。

他在大名府见识过乡会,现在拿去西北……照做起来,并不难。

许多人打着新政的幌子,鱼肉百姓,百姓因此抵触新政,但用乡会为由头慢慢讲述新政的好处,就能让大家逐渐接受。

谢玉琰道:“新政不一定全都正确,在施行的时候,若是能发现弊端,找到解决的法子,也是莫大的功劳。”

柳二郎站起身向谢玉琰行礼:“多谢大娘子提点。”他现在是完全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谢玉琰道:“还要回去与柳佐郎好生商议。”柳佐郎手中的人脉,能帮柳二郎一把。父子二人一明一暗若是配合得当,也许会收获更多。

柳二郎应声。

这些人的事都说完了,轮到了郑三爷。

郑三爷道:“西城的香水行,十日之内就能开张。”

谢玉琰笑道:“比预计的提前了七八日。”

郑三爷有些不好意思:“原本应该更快,主要是伙计要严格挑选,能够带人的老伙计不多……”

谢玉琰点头:“已经很快了。再有商贾想要与我合开香水行,就可以将人带去城西那家铺子。”

城西的香水行比南城码头的更大,里面从摆设到汤池都修葺的更精致,不但分为暖堂和凉堂,依照季节提供冷、暖水,还设有巨炉干燥衣物。

旁边更是有茶室,供客人小聚,除了茶点之外,还能提供酒食。

当然收的银钱也会更贵些。

在汴京这样的地方,这样的香水行反而会比南城码头的更热闹。而且,将来各地的香水行,都要比照它来做。

谢玉琰道:“香水行那边还有需要,就向账房拿银子,不怕多花银钱,等到香水行开张,很快就能盈利。”

郑三爷应声。

大家都没有了问题。

谢玉琰道:“我让人准备了饭食,你们吃饱了再去做事。”

众人起身向谢玉琰行礼,杨小山走在最前面,引着大家去用饭。

谢玉琰叫住赵仲良和柳二郎:“你们定好何时离京,我送你们出城。”

赵仲良再次行礼。

谢玉琰回到内宅里歇息。

现在手头上的事,就差段大郎和谢七了。

段大郎已经常住宝德寺,药丸没有做出来之前,他是不会离开寺庙半步,至于谢七……他也许久没从瓷窑回来了。

所有人都在忙碌,正因为他们各自做好了手里的事,一切才能这般顺利。

谢玉琰看向于妈妈:“让灶房多准备些饭食,晚些时候,我们去城外瓷窑看一看。”

吩咐完,谢玉琰走向软塌:“我要歇一会儿。”

她刚躺上去,窗子就被推开,毛茸茸的一团东西,三两下跃入了她怀中。

谢玉琰抱住狸奴,狸奴亲昵地舔了舔她的手背,一人一猫开始享受片刻的安宁。

……

宝德寺。

吴千捧着粥食正在发愣。

他刚刚打听到一个消息,关凤林和陈益修被抓了。

这一刻吴千心中五味杂陈,不知自己到底是喜是忧。

喜的是,那些人丢弃了他,却也难逃被抓的结果。

忧的是,关、陈二人进了大牢,会不会将他供述出来?

官府若是知晓他还没离开汴京,一定会大肆搜捕,到时候他可就更危险了。

吴千正想着,忽然手上一轻,捧着的碗被人抢走了,他想要夺回来,却对上一双不善的眼睛。

那是吴千在道观中遇到的人,后来吴千就是跟着他一同来到宝德寺领粥。

吴千也是混在这些人之中,才躲过了好几次巡卒的盘查。

“给……给我留一些。”吴千不敢大声说话,恐怕惹怒了他。

杨宽淡淡地道:“拿来这么久都不吃,我看你不饿。”说完他抱着碗吸溜吃了几大口,一碗粥登时少了大半。

吴千拼命地吞咽着口水,今天的粥不少,因为给他饭食的是个小近住,那孩子没有剃头,只是暂时住在寺庙中,称呼智远大师为“师父”,大师施粥的时候,他就在一旁帮忙。

吴千也就敢在那孩子面前多说几句话,求那孩子多给他碗里盛些粥米。

之前几次那孩子都没有理会,今日孩子与他说:“施主看着气色不好,多多保重。”然后在他碗里多添了半勺。

那时吴千鼻子发酸,差点哭出来,四处躲藏的日子里,只有这孩子真正关切他,不希望他丢了性命。

碗重新回到吴千手中,吴千立即将剩下的粥都倒进了嘴,吃下这些东西,吴千肚子里依旧咕噜作响。他觉得再这样下去,即便不会官府抓住,他也要饿死在这里。

吴千拿定主意看向杨宽:“我有一笔生意,你肯不肯做?”

杨宽没有理会他,吴千一把将杨宽拉住:“我说真的,只要去给我爹送个消息,我爹就会给你许多银钱。”

“至少五十贯。”

杨宽听到这话,看向吴千,脸上却满是不善的神情。

吴千打了个冷颤:“我说的都是真的。”

杨宽却依旧没有答应,他咬着草茎,一双漆黑的眼睛盯了吴千许久,忽然道:“我看你有些眼熟。”

吴千的心一沉,脸色登时变了。

杨宽懒懒散散地从怀里拿出一张布告,在吴千面前缓慢打开,紧接着吴千就看到了自己的画像。

……

谢玉琰将饭食送到瓷窑,但她并未出现在人前,免得耽搁工匠们的活计。

以谢玉琰在工匠们心中的地位,只要她来过,就足够了。

回去的路上下起大雨,虽然有马车遮蔽,上下车时,还是不免湿了衣裙,张氏和于妈妈带着人一阵忙碌,片刻之后,谢玉琰就换好了衣裙,双脚也泡在了木桶之中。

王晏冒雨来到这里时,看到的就是谢玉琰这般模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