羲靓话音一落,一位粗犷男音回应道:“两位女娃说得不错,既然到了青丘门,总得有所表示吧!?”
“阁下是谁?”羲靓问道。
“你既然猜出了九尾狐来历,不妨猜猜啊!”对方回应道。
羲靓听罢,毫不犹豫地顺藤摸瓜道:“青丘山既然有狐,青丘门自然要有心月狐啦!”
“有点意思,再猜下去。”对方说道。
随即,羲靓展示卓越的天文知识,道:“心月狐有心、积卒两位星官,阁下应该是积卒吧!?”
对方听罢,当即问道:“姑娘怎么确定老夫是积卒哪?”
“因为心君是女人,积卒是男人啊!”羲靓说道。
“说得不错,老夫只好现身啦!”对方说道。
话音一落,一位齐国军人打扮的持锤人物现身出来。
心宿也叫明堂,二十八宿之一,为天王的布政之宫,是东方青龙七宿第五宿,为龙腰。
心宿在七曜为月,图腾为狐,故亦称心月狐,包括心、积卒两个星官。《步天歌》记载:“三星中央色最深,下有积卒共十二,三三相聚心下是。”
心宿之精属火,形如火狐,喜好游戏人间,常给人间的情侣制造误会。在十二星座中,心宿属天蝎座四足,此星是天蝎座安塔瑞斯星,它在希腊语中含意为“对抗火星者”,因为此星宿会发出如火星般的红色光芒而得名。
心宿又称商宿或商星,在古代是河南商丘一带地区的分野星,由三颗星组成,即心宿一(又名“太子”星或“心前星”)、心宿二(又名“天王”星或“大火”星、“大辰”星)和心宿三(又名“庶子”星或“心后星”)。
《诗经·国风·豳风》:“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左传·昭公三年》:“火中寒暑乃退。”
回顾墨夷雨住进峱山青阳门心房后发生的事,是否有方回诗《用夹谷子括吴山晚眺韵十首(其五)》意境:
泰伯封疆四望宽,胜将吴越旧书观。
苎罗山下春才到,麋鹿台边沼已寒。
不有采香专怙宠,可能尝胆便除残。
今年木德临心宿,重见家家衽席安。
羲靓一边观察一边等待积卒走近后,问道:“心君哪?”
“她带熊姜去玄天阵啦!”积卒答道。
“玄天阵是怎么一回儿事啊?”羲靓问道。
“匈奴九原摆玄天,一月不破牧河南。”积卒答道。
随即,羲靓涉及关键点道:“心君带熊姜去玄天阵,应该是帮助匈奴组建玄天阵啦?”
“是滴!”积卒答道。
“可是,青丘门为何要帮助匈奴组建玄天阵哪?”羲靓追问道。
“这是本门的义务。”积卒答道。
“为何这样说哪?”羲靓探寻道。
“过后就清楚了,现在多说无益。”积卒答道。
羲靓听罢,顿时无话可说。
青阳轸听积卒前半段的说法跟自己知道的情况一致、羲靓套话又终止了,也就没有在玄天阵这个话题上多言,而是趁机套话问道:“丹元仙子将熊姜送入青丘门,而青丘门又将熊姜派到青阳门,这是怎么一回儿事哪?”
“简单说,熊姜与青阳门有缘,她进青阳门才能成就这份机缘啊!”积卒答道。
“机缘怎么讲?”羲靓问道。
“青丘门负责组建玄天阵震宫,需要有人去震宫学习奇门遁甲,恰巧熊姜与青阳门有缘,这份差事就落在熊姜身上啦!”积卒答道。
这句话也可以换一个说法,因为熊姜学习了奇门遁甲,青丘门帮助熊姜施展奇门遁甲也就顺理成章啦!
羲靓发现了积卒口中“机缘”与“有缘”的差异,青阳轸又对“简单说”做文章,道:“简单的说过了,再说说复杂的吧!?”
“复杂说,熊姜命薄福薄又尘缘未了,在青丘门出家不合适,以青丘门小姐身份出嫁又容易折寿,到青阳门做丫头可谓是一举多得之举啊!”积卒答道。
听话听音,按照积卒的说法,青丘门对熊姜与青阳轸甚至与羲靓、后妮等人之间的事应该是一清二楚,积卒今天的做法应该算是代表青丘门见本门女婿吧!?
羲靓听罢,不由地感叹道:“你们对熊姜可真是用心良苦啊!”
羲靓所说的“用心良苦”除了积卒解释的因由外,应该还包括青丘门借助熊姜这个把手插手武林事务吧!?
果不其然,后妮对羲靓的说法加重语气,道:“的确是用心良苦啊!”
羲靓听后妮口气古怪,马上追问道:“有什么不妥吗?”
“青丘之狐,食者不蛊,青丘门派遣熊姜进青阳门是不是还要帮青阳门‘不蛊’啊!?”后妮说道。
“世间妖魔横行,不蛊独善其身。”积卒含蓄地说道。
青阳轸见积卒有问必答,于是进一步套话,问道:“子狐、子火哪?”
“银蛇隆玓舞北野,玄天阵后现子狐。”积卒答道。
“此话怎讲?”青阳轸问道。
“到时候就清楚啦!”积卒答道。
羲靓见青阳轸不再询问,于是说道:“可惜,我们没有带礼物啊!”
“留下一点手段也行啊!”积卒说道。
“一点手段是多少啊?”羲靓斤斤计较道。
“青丘门才有心月狐一点手段,姑娘就看着办吧!”积卒说道。
羲靓点点头,说道:“明白啦!阁下指点我们哪一位好啊!?”
“你陪老夫说说话,就让旁边这位姑娘下场吧!”积卒说道。
“好哇!”羲靓、后妮同声说道。
言毕,后妮就与积卒打斗起来。
锤古称“椎”,形似瓜,故亦称“立瓜”、“卧瓜”,也有四方八棱等形,古代持锤者称为“金瓜武士”,用法有涮、曳、挂、砸、擂、冲、云、盖等。
积卒起锤迅捷,劈锤凶猛,翻转如意,跳跃灵便,有诗赞积卒曰:
眉横一字虎生风,貌似雷公下天庭。
板肋虬筋铜铁骨,力能举鼎笑苍穹。
白居易《开龙门八节石滩诗二首》写道:“铁凿金锤殷若雷,八滩九石剑棱摧。”
释师范《再铸粥锅》是这样写锤道:
不解多方锢鏴成,一锤打破与重烹。
等闲脱体离窠臼,煮粥依前不是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