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邵慧澜给杨军挖了一口“玫瑰陷井”(1 / 1)

杨军也知道不能再让邵慧澜再这么这么折腾下去了。

那杏花也不是个善茬儿,真要是这么弄下去。

那杏花再破口大骂了起来。谁也下不了台。

就在杨军正发愁的时候。他无意中发现贾东顺家,客厅的正面挂着陈洪绶的《钟馗图》。

杨军便上前把画取了下来,拿在手里看了看。

发现贾东顺临摹的《钟馗图》已经被贾东顺修改过了。

画的右下角被贾东顺仿制了几枚康熙,乾隆,道光的印章,扣在了上面。

画中钟馗的眉毛和胡须也做了修改。

这幅《钟馗图》经过贾车顺这么一修改。和真迹《钟馗图》一模一样,难分伯仲。

杨军看完后,由衷的又赞叹了一番。

贾东顺也看出来了,知道杨军是在转移邵慧澜和那杏花的话题。

怕邵慧澜得理不让人,怕那杏花下不了台。怕这两个女人再大吵了起来。

贾东顺随着杨军的话谦虚了一番。

然后他从桌子下面又拿出一幅画轴来递给杨军,说:

军,这是我新临摹的一幅画,你帮我鉴赏一下。

杨军看了一眼贾东顺,便把画接了过来。

仔细的看了起来。

发现这是一幅精美的山水画。从画的题跋上能看出来。这幅画是明末清初着名画家董其昌的作品。

这幅画叫《仿梅道人山水图》。

杨军没有见过这幅画的真迹,他听父亲说起过董其昌和他的画作。知道董其昌流传下来的画作不是很多,很珍贵!

贾东顺手里的这幅画不可能是真迹。

但杨军还是暗暗的惊叹贾东送临摹的高超艺术。

贾东顺见杨军痴迷的看他着他的画作,一副爱不释手的样子,便说:

“杨军,这是我临摹画家董其昌的《仿梅道人山水图》。

虽然我能临摹董其昌的作品,醉心于他的绘画艺术。但我对董其昌这个人了解不深。这幅画的题跋都是我按原画模仿上去的。我知道你对这方面很精通,你给我讲讲董其昌这个人吧。免得有人问起我来。弄出笑话来”。

杨军见邵慧澜和那杏花都在专心的看画,不再争吵了。

他很高兴,便指点着这幅《仿梅道人山水图》,向贾东顺说道:

“这这幅董其昌的《仿梅道人山水图》是他晚年最精湛的作品。可惜我也没见过这幅画的真迹,但我听我父亲说起过这幅画。这幅《仿梅道人山水图》对景物的刻画,细致谨慎。尤其是山体,巍峨高耸。受南宋院体的影响。与元四家绘制相对平缓的山丘相比。有较大的差别。此时董其昌的绘画还没到了完全成熟的阶段。但这幅画的真迹仍是一幅很珍贵的艺术佳品。

我好像听我父亲说过。这幅《仿梅道人山水图》的真迹保存在浙江省博物馆。

贾老师,你是如何临摹到这幅作作品的呢”?

贾东顺从杨军的手中把画接了过来,爱惜的看着说:

“杨军,是这么回事,我在中央美院读书时,我的教授就临摹过董其昌的这幅《仿道人山水图》。临摹好后,毕业的时候就赠送给了我。我因为喜爱这幅作品,就一直保存在身边。

我手中的这幅《仿梅道人山水图》,是人教授的临摹品,重新临摹下来的。肯定和原董其昌的真迹有较大的差别,但我还是很珍惜爱我的这幅临摹品。

杨军发现邵慧澜和那杏华还在专注的欣赏贾东顺手中的画作。

便回过头来对她俩,说:

“我对董其昌的绘画知道的不是太多。我知道董其昌是一位多才多艺的画家。他不但在绘画上有很深的成就。他的书法也有很深的造诣。董其昌初学颜真卿,后学虞世南。

在向子荣家教书时,有机会学米芾,杨凝式,怀素等书法大家的墨迹,并受到熏陶。

董其昌的行草造诣很高,行书主要学米芾“二王”,草书主要学杨凝式。

在运笔行笔等方面,受怀素和赵孟頫风格熏。董其昌精通六体,笔下极少出现偃笔,拙笔以及滞笔的情况。因此,其书法是多种风格的综合体,多位书法大家共同成就了他个人的风格。

董其昌既是着名的画家,又是书法大家,因为我喜爱书法,因此对董其昌的书法,比他的画作了解的更多一些。

杨军对董其昌书法作品细致的剖析,让屋里的气氛一下子缓和了下来。

杨军见邵慧澜和那杏花的脸,绷的不那么紧了,隐隐的能看出来,两人的脸上都带着一丝丝笑意。

他以为没事了!邵慧澜不会再和贾东顺争吵了!

没想到贾东顺热情的一句话。又重新挑起了事端。

贾东顺看了一眼他家墙上的挂钟。发现快中午了,便嘱咐那杏花,说:

“杏花。你上街买点儿菜吧。中午让杨军和邵慧澜在咱们家吃饭”。

那杏花很欢快的答应了一声,就要出去。

邵慧澜听了贾东顺的话。又火了。

她和贾东顺离婚还没两天,贾东顺竟恬不知耻的让那杏花出去买菜。

最让邵慧澜不能容忍贾东顺送的一句话,

“让杨军和邵慧澜在咱家吃饭”。

邵慧澜越想越生气。他对贾东顺讥讽道:

“贾大善人,谢谢你,我和杨军不会在你家吃饭。因为我闻不惯你身上的那股二氧化硫的味道。我会呕吐的,杨军也会呕吐的”。

邵慧澜不愧是化学老师,连骂人都用的是化学元素。

屋里的几个人都知道邵慧澜所说的二氧化硫味道。是臭鸡蛋的味道。

贾东顺也许是经常被邵慧澜这样数落。面对那杏花还这样说。他的面子实在挂不住了,刚要发火回怼邵慧澜,发现邵慧澜拉着杨军早已走了。

从贾东家出来后。杨军提醒邵慧澜说:

“邵老师,你的衣服还没有拿呢”。

邵慧澜边走边气呼呼的骂道:

“不要了。送给贾东顺的那个婊子吧”。

骂完这句话,邵慧澜也觉得不妥,自己是名校毕业的大学教师,骂这样的话,让杨军看不起自己!

邵慧澜难为情的看了一眼杨军。

杨军没有搭理邵慧澜。他看了一眼腕上的手表,已到了吃午饭的时间。

他把车停在了八一农大家属院的楼下。扭过头来对邵慧澜说。

“邵慧澜,中午上街买点菜,去苏妈妈家吃饭吧”。

邵慧澜的气,现在也消了。她温柔的对杨军说:

“杨军,咱们今天不去苏妈妈家吃饭。就咱俩在一起吃饭好吗?我爸没有当上干部学校的校长。心情很糟糕,他和我妈回老家,看我爷爷奶奶去了。我家没人,去我家尝尝我的厨艺。另外,我有几句话想对你说”。

杨军听邵慧澜有话要对他说,犹豫了一下,答应了邵慧澜。

邵慧澜的家和苏萍的家是斜对门,都在八一农大家属楼的二楼。

布局也一样。都是两室一厅。

邵慧澜自己住一间,他的父母住一间。

进屋后,邵慧澜把杨军领进了她的房间。

邵慧澜嫁给贾东顺后。和贾东顺三天两头闹矛盾。邵慧澜也就三天两头回娘家住。

因此,邵慧澜的这间闺房还和以前一样。一点儿都没变。

粉红色的窗帘把外面的秋雨遮挡住了一半,一张大床占了闺房的一半。床上铺的床单同样也是粉红色的。

床单和窗帘相互交映,叠映成了个粉红色的世界,显得特别温馨和浪漫。

床的旁边放着一张写字台,上面放着化妆品,还有一个圆形的塑料小圆镜。

写字台上还放着几本厚厚的书,散乱的放在桌子上。一个漂亮的笔桶,里面放着几支钢笔铅笔。

邵慧澜即是把这张写字台到当书桌用,也把它当梳妆台用。

书桌的下方放着一张仿古的小圆凳。

屋的西南角放着一个很雅致的书柜,再就没有什么家具了。

邵慧澜的闺房看起来,很有生活氛围和艺术情趣。

邵慧澜住的这间房应该是主卧,有个向外突出的阳台。阳台上摆着各种各样的鲜花,有百合、水仙、君子兰等。

七八月份正是鲜花盛开的季节。红的、黄的、粉的,各种花朵竞相绽放,争奇斗艳。芳香四溢。

能看的出来邵慧澜是个很爱养花的女人。

阳台上横亘着一根晾衣杆,上面晾晒着几件邵慧澜的衬衣。还有一个粉色的小裤头和一个自己缝制的小乳罩。

邵慧澜进屋后,紧走几步抢在了杨军的前面,着急忙慌的把裤头收了起来。

第一次和杨军说话,红起了脸!

“杨军,好久没人住了,挺埋汰的,你先找个地方坐,我收拾一下”。

邵慧澜干活挺麻利的,不一会儿就把房间收拾的干净整洁。

收拾完房间后,邵慧澜拍了一下手说:

“好了,杨军,你先坐着吧,我给你做饭去。说吧,想吃啥?我给你做”。

杨军站在写字台前,正在翻看邵慧澜散落在桌子上的书籍。

听见邵慧澜再问他,他也没考虑,说:

“随便”。

邵慧澜温婉的一笑说:

“杨大才子,“随便”是什么菜啊。好啦,我今天就给你来个肉炒“随便”,红烧“随便”。咱们再来个油炸“随便”。

杨军知道邵慧澜又在逗他,便冲邵慧澜笑了笑说

“邵老师,有本事你再给我来个清炖“随便”。

邵慧澜边往身上系围裙边和杨军说:

“杨军,你今天是和随便较上劲了,好了,我给你整什么菜,你就吃什么吧”。

杨军发现,邵慧澜放在桌子上的几本书,没有一本是和她化学专业有关的书籍。

全都是写外国的名着,有《战争与和平》,《大仲马》,《唐璜》《包法利夫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这些名着在外面的书店是很难买到。其中有几本,杨军还是在他父亲的书房里看见过。

在邵慧澜的闺房里,一下子看到这么多的外国名着,杨军感到很意外,他贪婪的翻看了起来。

邵慧澜见杨军看的很认真,很专注。

便从写字台的抽屉里又拿出几本书来,放在了杨军的面前,说:

“杨军,你慢慢的看,看不完可以拿走。你看书吧,我给你做饭去”。

邵慧澜走到门口,迟疑了一下,又返了回来,把阳台上的两扇窗子打开,杨军说:

“我离婚后在干部学校住了两天。屋里的窗子一直都是关闭的,今天又赶上了下雨,屋里的空气不是太好。我前几天试着用两种常见的化学试剂调配了一种空气清新剂,我给你挑配出来,你边看书边品味一下,看效果如何。

说完,邵慧澜变戏法似的从抽屉里取出两小瓶红色无味的试剂来,然后又取出个量桶,把两两种试剂按1:6的比例倒入量桶,用玻璃棒搅匀后,对杨军说:

“这就是我调配的空气清新剂。一分钟后,你就将闻到一种清新,并带有一种苦杏仁的气味,特别的提升”。

说完,邵慧澜神秘的冲杨军笑了一笑。

杨军抬头看了邵慧澜一眼。

觉得邵慧澜笑的有点怪,他也没多想,拿起桌子上的书又看了起来。

桌子上的几本世界名着,杨军最喜欢就是那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这本书他以前就经常读。很喜欢保尔柯察金的这个。欣赏他钢铁般的意志,欣赏保尔柯察金誉满全世界的那句名言:

“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愧!……”

杨军每次读这段话都会热血沸腾,激情澎湃。

尤其是保尔柯察金和冬丽亚的爱情故事。其中的一些片段。杨军都能背诵下来。

其余的几本世界名着,杨军也爱看。只是相比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看的比较少了些。虽然都是世界名着。

《唐璜》,《包法利夫人》,杨军不怎么喜欢看。总觉得这些书是在宣扬国外,没落贵族的腐朽堕落的生活和情感。

杨军在家时,也和父亲探讨过这些问题,父亲为这事还提醒过他。

既然是世界名着。那就有他的可读之处,只不过是你的阅读水平有限,只能看到到他表面的一些东西,没有读懂他的精髓。

杨军也知道父亲说的对,可他就是体会不到这些这些世界名着的精髓之处。

也许他的文化不够高,知识有限,达不到欣赏世界名着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