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紧接着,青年就安慰不了自己了。
“摄像机呢?人呢?藏哪了?导演?别闹哇,真的要期末考试的。课文都还没教完啊!”
到处的翻找场地,发现一无所获后,认真的看向了孔子。
就见孔子依旧保持着淡定。
“怪力乱神者,吾从不妄言,但似是有什么未知,让你我相见于此。”
孔子说着,还看了眼台下观众。
嗯,这群人就是所谓的未知。
“这位先生,也是在教着学生吗?此间事物,非各国形制,丘还望先生解惑。”
青年深呼吸了几口气,转过身,朝着孔子深深一揖。
然后,搞笑的一幕来了,孔子强迫症般的上前纠正了一下作揖的手势。
“嗯,这样才对,舒服多了。”
整的台下憋不住,一阵哄笑。
“呃……这个不重要,差不多都差不多,晚辈,也是教师,这是2025年的教室,2025年,也就是您的时代的两千多年之后,这些东西,哦,东西一词您那还没有,这些物件是后世的教具,这个是投影仪,这个是黑板,这是粉笔,这是……”
忽略了孔子口中嘟囔的这个很重要,青年开始兴奋的介绍起后世的教室来。
孔子很快就忘了青年的失礼之事,转而关心起所见到的一切。
那眼神中带着欣慰,带着欢喜,没想到后世人的条件那么好,要是自己那时也有,想必能让更多人知礼明理吧。
接着,孔子的目光看向了桌子上的语文课本。
翻到的那一页,正是论语。
“此文字吾居然能看懂,妙啊!如此简单易懂的文字,识字岂不是更容易了?”
不过很快他就注意到了上面的内容。
“这……这是?”
青年拿起课本递给孔子。
“夫子,此乃后世之课本,这一篇,乃是记载您和您弟子的言行的着作,名曰:论语。”
随后又补了一句:“后世两千年,都在学呢,如今,只要是个孩童,都能念出几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孔子拿着课本的手微微颤抖着。
“人人都知?人人都学?岂不是天下人人皆知礼明理?”
孔子眼中带着希冀,那是他做梦都想看到的世界。
他想要的世界,是一个和谐有序,天下为公的世界,他一生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这个理想。
而如今,他在青年的口中听到了什么,是天下人人在学论语。
然而……
“夫子……后世之汉朝始,就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天下两千多年,并没有真的大同。”
孔子听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先是皱了下眉,而后听到后半句,更是失望透顶,甚至有点怀疑起了自己。
青年看出了孔子的失望,心里一咯噔,走到一旁道:“坏了!这给人家孔夫子搞emo了怎么办!回头人家回去摆烂,那我这不作孽嘛!”
想了想,他走回孔子身边。
“夫子,您别太灰心,不是您的思想有问题,有问题的是人的私欲,懂得最多道理的人,往往也难免跟着自己的私欲而走。
而如今的华夏,虽还未说的上真正的大同,却也有了千百年未见的盛况,人人吃饱饭,人人有书读,人人有衣穿,您看这个。”
说着,他帮忙把书翻到了一篇课文。
“最可爱的人。”
在孔子看来,简单无比的文字,无比简单的用句,却写出了为什么华夏有盛世,为什么人人能吃饱穿暖有书读。
“这是先辈援朝的故事,朝鲜,也就是那个箕氏侯国,我们有为了人民战斗的英雄,有为了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领袖,有无数人前仆后继为了美好生活献出一切。
夫子,在您之后有儒家亚圣孟子,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两千多年了,我们才等来真正践行此言的世道,您可曾听闻人民万岁?”
孔子沉默了一阵,似乎在品着后辈孟子的话,同时眼里不停的在课本里看到现代社会的写照。
“如此大同,我悟了。”
孔子眼中泛出光泽,朝着青年一揖。
“多谢先生赐教。”
见青年要躲开。
孔子补充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此礼先生该受。”
接着游客们就见孔子不停的在问后世的事。
什么后世人都吃些什么?都靠什么过活?后世的衣食住行,他都很关心。
见孔子迟迟不问自己的事。
青年问道:“夫子就不好奇自己的未来以及后世如何看待夫子的吗?”
就见孔子摆了摆手:“那不重要,从先生口中可知,学了儒家之术又如何,有时候,学的越多,才越是害民,多些今日先生解惑,丘,也找到了自己的路。”
青年好奇的问道:“敢问夫子的路在何方?”
孔子很自然的接上了:“路在脚下……不是,道理说不通,救不了天下黎庶,那孔丘就要讲讲道理了!孔丘有的是力气和手段,以及三千门徒!”
说罢撸起衣袖,怪力暴起,粗壮的手臂展现出来,看的底下观众一阵卧槽!
毕竟孔子每天在景区多数在书院里待着,很多人都没见过他仁胸德才肩背的样子。
青年咽了口唾沫,见着孔丘气势汹汹的回到周朝的那一边,然后白雾掩盖,那半片场地消失,学生们也回到了课堂上。
他如做了一场无比真实的梦,直到看到原本在讲台的自己,现在站在瞪大了眼睛张大了嘴看着他的小胖子学生身边,自言自语了一句:“原来不是梦啊,各地诸侯不好意思了,你们自求多福吧。”
小胖子兴奋的来一句:“老师!你怎么突然在这里?什么时候学会的瞬移!我也想学!”
青年拿起小胖子的课本,就是孔子刚刚看的那一本。
镜头推近,全场爆笑。
原因是,在那课本上的论语节选的插图里。
原本作揖样的孔子,被画成了两米魔鬼筋肉人大汉,肌肉虬结的样子!
课本上,还有小胖子自己写的注释,只不过,全是“抡语”。
合着是被这样带偏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