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权力的排他性(1 / 1)

“那你们知不知道,他父亲是皇帝,却不掌握实权,实权掌握在大将军霍光手中?”

“知道!”稚嫩的童声又异口同声。

每天和刘奭朝夕相处,这些事孩子们当然知道。

“历史上,大将军霍光的夫人显收买了女医淳于衍,害死了阿奭的母亲。

霍光知道了,非但没处罚显和淳于衍,还力保淳于衍,风波过后甚至给淳于衍升官。

孩子们你们说,霍光是好人还是坏人?”嬴稷又问。

“坏人!”一群几岁大的孩子,几乎是异口同声回答。

一张张稚嫩的小脸上写满了愤怒。

小兕子和刘奭的脸都气得红彤彤的。

一个个小拳头都握了起来。

还有的小朋友,小拳头冲着空气出击。

“坏蛋大将军,我帮阿奭打他!”

“打打打!坏蛋,坏蛋!大坏蛋!”

“大将军霍光就是大大的大坏蛋!大坏蛋!大坏蛋!”

……

孩子们太可爱了,嬴稷等他们挥完了小拳头才再次开口。

“可是孩子们。

霍光掌权时期,大汉老百姓得以休养生息,人口呈倍数增加。

他还抑制豪强,不让豪强同老百姓争利。

他还加强边关管理,缓和大汉和边境各国冲突,并巩固了大汉对西域的控制。

在他的治理下,老百姓安居乐业,大汉国无大患。

你们,还觉得他是坏人吗?”

“啊?”孩子们听嬴稷说完,默默地把他们的小拳头收了回来。

“他不是坏人。”小豆丁们又摇头了。

“嗯。”嬴稷慈爱地摸摸每个孩子的脑袋。

他以前真不是这样的人,他也想不到自己会有这么慈祥的一面。

这一切都是因为他的小乖孙孙小奶政啊。

此时小奶政也摇头,说霍光不是坏人。

“孩子们,我再和你们说一个人。

宋朝的时候有一位太后,她叫刘娥。

皇帝赵祯并不是她的亲生儿子,她把皇帝赵祯的亲生母亲强行送去给先帝守灵,不让赵祯和亲生母亲相见。

民间有流传已久的故事,《狸猫换太子》,说的就是她用一只狸猫,把刚出生的赵祯换了出来,说是自己生的,并把赵祯的生母逼疯。

当然,《狸猫换太子》只是民间故事,真正的历史是,赵祯登基后,刘娥马上架空了皇帝赵祯,自己以太后身份临朝称制,独揽大权。

满朝文武只认刘娥,不认赵祯,直到她死,赵祯才亲政。

那你们说,刘娥是好人还是坏人?”

“坏人!”

“坏女人!”

“太坏了!坏女人抢别人儿子!还抢皇帝的权利!她好坏!”

“她肯定很坏,不然民间怎么会编出《狸猫换太子》这样的故事来?”

“对!是好人,肯定不会有人拿她编这样的故事!”

“赵祯好可怜啊,遇到这样的坏女人!”

……

孩子们又义愤填膺了,一个个小拳头握得紧紧的,可爱到冒泡。

嬴稷又笑着摇了摇头。

“孩子们。

刘娥临朝称制期间,用强硬手段把大宋党争的苗头掐灭,在她执政期间,无党争引发的朝廷内耗。

她还结束了她丈夫在世的时候发起的全国性的迷信运动,结束了这一系列迷信运动带来的朝野混乱。

她还兴修水利,广开言路积极纳谏,兴办州学为大宋培养人才。

两宋是农民起义多发的时期,刘娥临朝称制刚开始的时候,也爆发了两起比较有名的农民起义,她很快就镇压。

这些农民起义,都是地方暴政造成的,刘娥镇压后,整顿吏治,处置贪官污吏,减免赋税,自那以后,一直到她死,都没再爆发过大型农民起义。

你们现在,还觉得她是坏人吗?”

“啊?”小豆丁们听完嬴稷这些话,又陷入了沉思。

接着一个一个小小的小脑袋不停地摇头。

“不是哦!刘娥不是坏人!”

“对哦!她绝对不是坏人!”

“我收回我刚才骂她是坏女人的话,她不是坏人。”

……

小朋友们的一个个小拳头又舒展开了。

“所以刘娥不是坏人,但是她做过一些坏事,她对赵祯母子太坏了。”小李世民和小嬴政几乎是异口同声说。

嬴稷脸上的笑容更深了,看着小嬴政的时候,眼里的慈爱都要溢出来了。

“对,阿政,二郎,你们俩说到点子上了。

霍光也是,刘娥也是,他们对于国家,对于百姓,都是大功臣,可是他们却都做了坏事。

你们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吗?”

“嗯?”小朋友们看着嬴稷,这个问题对他们来讲太难了。

是啊,为什么不是坏人,却做了坏事?

好人也会做坏事?

“孩子们,接下来我说的这句话,非常重要,你们都要记在脑子里。

孩子们,你们记住了,权利,是有排他性的。

跟我念一遍,权力,是有排他性的。”

“权力,是有排他性的!”一声声稚嫩的童声跟着嬴稷念,伴随着的,是一张张写满疑惑的稚嫩脸庞。

“嬴老师,这是什么意思啊?”李秀宁举手提问。

“权力,就是一块蛋糕,分给了别人,自己手中的就少了。

作为掌权者,就必须得把蛋糕都掌握在自己手中,否则,处置国家大事的时候,很容易造成内耗。

我给你们举个例子,南方多雨地区闹了洪灾,老百姓的庄稼被淹死,家园被冲毁。

这时候,是应该找新的地方安置他们,不让他们流离失所呢,还是让他们在被洪水冲毁的原地重建家园?

哪种都可以,不管是前者还是后者,只要执行下去,都是在拯救受灾百姓。

如果掌权者的权威足够大,ta一个人就可以做决定,那不管他做哪个决定,都是在拯救老百姓。

可如果有人与掌权者分权,意见发生了分歧,一方想换地方安置百姓,另一方想原地帮他们重建家园。

二者相争,迟迟下不了指令,等他们争出结果的时候,没有住所的百姓估计都要冻死了。

只有掌权者有绝对的话语权,才会在处置政务的时候,不会因为争斗而耽误时机。

孩子们,参考我举的这个例子,你们能明白权力的排他性是什么意思了吗?”

“明白啦!!!”

嬴稷讲得十分浅显,保证几岁的孩子都能听懂。

能不能记得住再另外说,最起码在嬴稷刚讲完的时候,他们是能理解的。

“我问你们一个问题。”

“好!”小朋友们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