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哈玛寨村(1 / 1)

穷!真是穷!

这是三河乡留给梁宁最为直观的印象。

从乡干部们的穿着到整个乡政府的办公楼,虽然不能用千疮百孔来形容,但也确实是能够让人一眼就能看出,这里是一个穷得不能再穷的地方。

乡党委书记张旭可,是一位四十五六岁的中年汉子。

从略显局促的表情上面可以看得出来,他并不是一个善于言谈的人。

而乡长孟允却恰好和他相反,在大家吃饭的时候,孟乡长总是能够恰到时机地活跃桌上的气氛。

梁宁对他们这种一文一武的搭配,也感觉到很有意思。

说起第二天哈玛寨的行程,孟乡长提议稍微早一点出发。

如果在那里待的时间不是太长的话,晚上还能够赶回到乡里,毕竟乡里的条件比村里还是要好上许多。

一夜无话,第二天一大早在张旭可和孟允的陪同下,梁宁一行分乘两辆车往哈玛寨出发。

为了在路上给梁宁继续介绍一下当地的一些情况,宋卓安和张旭可换了一个位置。

张旭可上车以后便向梁宁介绍起了哈玛寨的情况,哈玛寨的全称是哈玛寨村,只是大家都习惯了这个叫法而已。

整个村原本有人口三千多人,可是年轻一些的劳力这两年都出去自谋营生,村里大概也就只有一千多人常住。

“一千多人?那不几乎只有三分之一的人口?”

梁宁对这个数字感觉到有些吃惊。

“是啊梁书记,待会到了那边您就清楚情况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说到底都是穷逼的,要不然谁愿意背井离乡,跑到外面去讨生活。”

随着山路越来越是崎岖难行,车子的速度也变得越来越慢。

在继续走了一截颠簸无比的羊肠小道之后,在前面带路的那辆皮卡车停了下来。

“估计是前两天的那场大雨,进村子的路又被冲塌了。”

张旭可向梁宁解释了一声,下了车往前面查看情况去了。

“都跟你们说了就这两天县里的领导就要下来,路被冲垮了你都不抓紧时间填上。”

此时孟乡长正在对着一个五十来岁的汉子大声埋怨,而那汉子却像是个做错了事情的小媳妇一样,一个劲地给他赔着笑脸。

“怎么回事,是不是路又被冲了?”

“张书记,我也没有办法啊,村上也知道县里的领导要来,一下完雨我们就马上组织劳力过来,可是你看看……”

往前面一看张旭可才发现,这一次不仅仅是那条碎石搓板路被冲开了一道长长的豁口。

而且靠山的那一面也垮塌下来好大一截,现在是整个堆积在路面之上。

再看看三十多个村民正在奋力地抢修,可是这种完全要依靠人力的做法,真不知道要猴年马月才能清理完毕。

“我看就是你们不出力,不会多派些人过来啊?”

“孟乡长,你也看见路面就这么宽。现在这才四十多个人都已经没处下脚,人就是来的再多那不也是无济于事?”

孟允瞧了瞧也确实是这么回事,也只能是焦急地看向张旭可。

“还有二十几里的山路,总不能让梁书记走着过去吧?再说你看他细皮嫩肉的样子,走这么久的山路怕是蛮难哦。”

“孟乡长,我们已经安排了马车,就请县里的领导坐马车过去吧。”

眼下除了这个办法张旭可也想不出更好的招,也只能是点了点头返回了车边。

当他把情况跟梁宁解释完了以后,梁宁却没有任何的意见,立刻刘随在了他的身后朝前走去。

当路过那些正在抢修路面村民们身旁的时候,梁宁还让冉晓天从随身的包里拿出烟来,分给正在做事的村民。

宋卓安一听还要坐马车,比谁都显得兴奋。

可当他看见停在路边那辆马车的时候,却立刻就傻了眼。

那就是一匹马后面拉着一个木头做的货箱,而且里面还全是泥土和碎石。

这马车啊其实就是用来在这里来回运送路面上那些障碍物的,现在临时空了两辆出来准备把大家给送进村里。

可看着眼前崎岖不平的山道,又得知了还有二十多里地的时候,宋卓安毫不犹豫就爬了上去,还找了一个有利的位置坐了下来。

本来在路上梁宁还想和身边这位村支书攀谈几句,可这马车颠簸得连说话的声音都是颤抖的,他也只好闭上嘴牢牢地抓着车厢边的木栏杆。

等马车进到村里的时候,梁宁他们几人浑身的骨头都已经被颠得快散了架。

哈玛寨村的村支书向阳赶紧跑上来连连道歉,一个劲地承认错误,说是自己的工作没有做好,没有在梁书记来之前把路给疏通之类。

“向支书这怪不到你的身上,可是我想问问这村里的路一直以来就是这样,那为什么你们不向乡里提出申请,稍微花一点钱彻底地维修一下呢?”

向阳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这位县委副书记提出的问题,只好是用求助的目光看着一旁的张旭可。

“梁书记,我们三河乡下辖有二十三个行政村,各个村的情况都差不多。里面其实也是捉襟见肘,实在是拨不出这些额外的费用来啊。”

“那你们有没有给县里打过报告,让县里适当地给予一些这方面的政策倾斜或是帮助呢?”

“梁书记,我们年年都给县里打报告,可是县里的财政情况您应该也清楚,每次都是让我们自己克服,所以我们也只能是把这副担子交到了各个村上。”

孟乡长的回答让梁宁也无话可说,对县里的财政情况多少他还是了解了一些。

“梁书记,您看我们是不先去村里的几个困难户那里看一下?”

张旭可作为乡党委书记赶紧将这个话题给岔开,提出让梁宁带队先去慰问一下村里的困难户。

这也是每位下来的县领导们必须,也都会做的一件事情。

要不然领导下来这么一趟,总不能一点实实在在的事情都没有做吧。

梁宁对这些做法也早已是习以为常,哪怕再不喜欢这样的形式主义,但也不可能由自己去坏了这个游戏的规则。

张书记让一旁的村干部帮着从马车上将刚才带进村的慰问品给搬了下来。

其实这些所谓的慰问品,无非也就是一些米面油之类的生活必需品,不过这倒也是老百姓居家过日子用得上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