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零三十七章 常千里,来得巧(1 / 1)

常千里站在金陵城外,感叹良多。

几年前与胡家的一次合作,改变了自己的人生,也改变了常家。

向子期看着回忆中的常千里,搓了搓手:“大金陵,我们又回来了!”

常千里抬起头,看着头顶的水关城墙洞,轻声道:“是啊,又回来了。这次回来,你们要去那里看看吗?”

那里,指的是格物学院。

向子期看向手持折扇,一身风流的韩靖之,还有拿着酒壶开始嘬的钱竹汀,问道:“要不要回去瞧瞧?”

折扇哗的一声合起。

韩靖之将折扇在手心中一拍:“先生说过,飞就飞出去了,不要老惦记起飞的地方。在学院里,全心全意修习本领,出了学院,就要全心全意为百姓做事,为朝廷做事。让我说,还是不去为好。”

钱竹汀很是怀念当年的日子,虽然辛苦与疲惫,可学问终归是自己的,本事也是自己的,看着更显繁华的街道:“远远看一看就是了,咱们这身份不适合过去。”

向子期背负双手:“那也只能如此了。”

毕竟是隐秘战线的人,与格物学院走得太近,一旦被人发现了传到草原上,那危险可就太大了。

虽然这种可能性很小,但小心驶得万年船。

船停泊之后,常千里吩咐了几句,便带人前往珠宝廊,进入了南洋玛瑙铺子。

周灿看到来人,笑着迎接:“这不是常东家吗?何时来的金陵,也没差人送个信。”

常千里抬手:“周掌柜,我们也是刚到金陵,有些事需要找胡东家,不知——”

“在,就在后院,你来得倒是巧了。”

周灿笑着往里面请。

常千里以为来得巧,只是碰巧胡大山、胡恒财都在,可见过两人,寒暄之后,胡大山的一番话改变了这个看法。

胡大山一脸笑意,吩咐胡恒财将弄一份请帖来,然后递给常千里:“你也算是赫赫有名的山西商人了,虽说出关的收益被朝廷截留了,支给了山西行都司,可常家其他买卖是一点都没耽误,想来接下这请帖没任何问题。”

常千里接过请帖看了看,皱眉道:“镇国公邀我集议商事,镇国公为何知我要来?”

“镇国公?”

向子期、韩靖之好奇起来。

胡大山哈哈大笑起来。

胡恒财解释道:“常东家的名字是我方才添上去的,这请帖上其他的字都是印刷好的。”

常千里这才注意到墨迹未干,疑惑地问:“那此番镇国公广发请帖,是要商议何事,可有消息?”

胡恒财坐了下来:“有些消息,但也不算什么消息。”

常千里被胡恒财这句话搞糊涂了,看向胡大山。

胡大山端着茶碗:“传闻户部亏空,陛下给了旨意,命镇国公在一个月内筹集五百万两银钞,以支用各处。”

“一个月,五百万两?”

常千里、向子期等人更是震惊。

韩靖之看着请帖,里面确实没什么实质性的内容,只是说了时间、地点,没说缘由,便将请帖递给了钱竹汀。

常千里感觉传动的请帖有些烫手。

五百万两的亏空可不好补,镇国公发请帖,显然是想让商人来补这个窟窿,这也就意味着,去了,很可能会被宰一刀啊。

钱竹汀看过请帖之后,对常千里道:“东家,镇国公邀请商人的次数可不多,但每次邀请,都是共赢之事,我认为,这集议该去。”

胡大山见常千里皱了眉,开口道:“上上次,镇国公邀请商人,将澳洲黄金矿采矿权卖了出去,这事常东家听说了吧?”

“有所耳闻,只是后续没了消息。怎么,镇国公这次是打算二次发卖采金矿权吗?”

常千里询问道。

胡恒财在一旁插了句:“黄金矿采矿权自然不可能这么快发卖,要卖,那也是等到黄金船归来,天下沸腾的时候卖,这样商人才放心,朝廷也能卖个好价钱。”

常千里也认为如此。

向子期眯着眼,问道:“采矿权集议是上上次的事,那上一次是?”

胡恒财看向胡大山,胡大山抿过茶水,舒缓地说:“《航海八万里》这本书,你们应该知道吧?”

钱竹汀将脚边的背包打开,取出里面的书晃了晃:“那,路过开封的时候就买了,还是托人走关系,用一顿饭外加三百文换来的。常东家还想买一些运去山西售卖,可听闻这书官府统一售价为一百文之后,便打消了主意。”

常千里点头。

这书在开封畅销一时,又记录了鲜为人知的大航海之事,不少人家在争抢购此书,想要窥看大远航过程中惊天动地的事。

为了买到这书,确实花了点心思。

胡大山呵呵笑道:“这书在金陵的价格已经稳定了下来,就一百文。只是你们有所不知,在这书正式发售之前,镇国公召商人集议,拿出了制作精美的《航海八万里》,每一本售价都高达一千六百两有余。”

“啊?”

常千里震惊。

一本书,一千六百两,是镇国公疯了还是你们疯了,要不然我疯了?

胡恒财颇是惋惜:“若不是当时叔父不够坚决,咱们还能多买下十二本。”

常千里思索了下,问道:“一本书,如何都不太可能价值一千六百两,其中另有玄机吧?”

胡大山站起身来,弹了弹衣襟,严肃地说:“是啊,因为那些书里面,有洪武皇帝阅本——还有,东宫太子阅本。你别惊讶了,也别渴望了,买到这书的人不会轻易转手。”

“说这些只是想告诉你,镇国公召商人集议,正如这位钱伙计所言,皆是共赢之事,没有只让商人吃亏,他独占利处的情况。所以啊,这请帖,你想去,等十日,你跟我一起去。若不想去,这请帖作废便是。”

“去,为何不去!”

常千里起身,坚定地喊道。

洪武皇帝阅本,你告诉我才一千六百两?

这玩意若是放个几十年,兴许能翻几倍的价,拿着一本书到金陵换一座大院子都有可能。

镇国公的人品还是过得去的,他虽然对航海贸易采取重税之策,却也是这些年来,朝廷里面最不歧视商人,与商人关系最深的勋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