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事启奏,无本退朝。”
“臣有事启奏。”
随着鲁卓泰向前一步,一众大臣都暗道:来了!同时把耳朵也支了起来。
“鲁爱卿有何事?”同样一句话,从如今的启元帝嘴里说出来,还能感受到半分的和煦。
“禀陛下,傲鲁部覆灭了。”
“此话怎讲?”龙椅上传来疑惑的声音。
“陛下,边军在霍将军的带领下,主动出击,进攻傲鲁部,傲鲁部没有任何防备,几乎来不及抵抗,就已经被边军尽数斩杀或俘获。”
“那个乌尼阔呢?”
“回陛下,在逃跑时被霍将军所俘获。”
“好,好!”启元帝连说了两个好字,声音中充满了欣喜。
“不愧是骁勇善战的霍将军,没有令朕失望。边军的将士也是舍生忘死,朕一定重重有赏。”
一众官员也没有想到,竟然是这样的大喜事。之前能够取得那样酣畅淋漓的胜利,说实话,他们已经相当满足。
因为那场大胜注定让傲鲁部元气大伤,接下来的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都需要龟缩起来,恢复元气,不敢轻易再试图进犯林江。
只是没想到,永安侯和边军却是没有知足,竟然趁此机会直接追到了外族的老家,让威胁了林江这么多年的傲鲁部直接覆灭。
那恭傲其汗都被抓住了,到时候肯定会被押回京城的,这么大的事情做不了假。他们虽然难以置信,却都知道这是真实发生的。
古牢关那边的形势变化的太快了一些,快到他们根本一点儿准备都没有。在古牢关战事没有发生之前,他们虽然知道迟早会有交战的一天,却在心里奢望,这份不知何时会被打破的安宁,能够尽量维持长久一些。
在古牢关的战事爆发之后,他们从最初希望边军能够获胜,为逝去的太子殿下报仇,到后来逐渐发现惨胜似乎也变成了奢望,很多官员的心中都隐隐有了古牢关会被攻破的担忧。
而事实却和他们所想的大相径庭,古牢关不但打了胜仗,甚至连傲鲁部这个威胁也一并拔除。如果之前有人说出这样的豪言,他们一定会回三个字“做梦呢”。但如今看来,还是他们太不敢想了一些。
此时殿中的鲁卓泰正在高声的禀明突袭傲鲁部的过程,听得官员们都有种热血沸腾的感觉。在鲁卓泰的话音落下之后,马上开启了盛赞模式。
一个接一个,似乎是要用尽毕生的积累。
显然,即便是天子,在面对这样的大获全胜,心中也会无比的激动,对于一众官员的美言赞语终于感到了久违的受用。
“索格昂那三个儿子呢?”启元帝再次开了口,刚才还情绪激动的大臣们立刻就安静了下来。索格昂就是那个已经死掉的达楞汗。
陛下此时这么问,显然是要为太子殿下报仇!达楞汗使出阴毒的手段谋害了大孟的储君,谋害了圣上最看重的嫡子。在得知真相时陛下就想要御驾亲征,如今傲鲁部已经覆灭,陛下肯定不会放过达楞汗的儿子。
“回禀陛下,索格昂的三个儿子均已死亡。”
“死了?怎么死的?”
大臣们都听出启元帝语气中的不愉。
“回禀陛下,被随军出征的黎王殿下斩杀。”
鲁卓泰的话,让大臣们都惊讶的抬起头来,随后交换起了眼色。那个默默无闻的黎王殿下,竟然会随军出征?而且还斩杀了达楞汗的三个儿子?听起来和傲鲁部覆灭一样的令人难以置信。
原本以为之前六皇子是因为督军的关系,沾到了古牢关大胜的功劳,此时看来,似乎并非如此?现在回想,六皇子虽然是圣上的嫡子,但是给他们留下的印象却是少之又少。
没有亮眼的表现,也没有离谱的荒唐事,这位给他们的印象就是默默无闻,安分守己。才智如何,德行如何他们知之甚少。
但从随军出征来看,至少是有勇之人,从斩杀达楞汗三子为兄报仇来看,则是一个有情有义之人。
那么,六皇子究竟是真的才能有限所以默默无名,还是韬光养晦准备逐渐显露锋芒呢?无论是哪一种,他们都需要先观望情况。但不得不说,六皇子这样为太子报仇雪恨,连他们都感觉到了畅快。
就在众人微低着头,交换着眼神时,坐在龙椅上的启元帝沉默了片刻之后,也再度开了口:
“黎王能够随军出征,斩杀三人,朕深感欣慰啊!”
皇上发了话,大臣们自然是要将话接上,纷纷夸赞起了六皇子,而从这个早朝开始,六皇子终于不再默默无闻,开始引起一众官员的注意。
身处古牢关的六皇子是否喜欢这种变化尚未可知,但四皇子赵恒律显然是被气的不轻,王府的下人与杯盘摆设没少成为出气的对象。
随着古牢关大胜与傲鲁部覆灭的消息在京城流传开来,心中的怒气就越积攒越多。在大多数人都在欢喜的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候,四皇子无疑变成了最闹心的人。
而此时的肇原府中,因为战事的胜利,傲鲁部这个威胁的消失,年味变得比以往还要足。街上人头攒动,热闹非常,有些地方还排起了长队。
其中最为显眼的队伍都已经从街头排到了街尾,百姓们相互闲聊着,闲聊的内容自然是与战事、边军有关,而不出意料的,内容又增添了百姓们的主观情感与想象。随着队伍的前进,排在后面的百姓还时不时向前张望。
“你想好说什么了吗?”
“自然是想好了,我们家的人可是想了一天呢。”
“让我听一听!”
“祝边军的将士们岁岁安康,无疾无忧。”
“咋和我想的一样呢!”
“什么就和你想的一样了,我们想了一天呢!你可不准和我说的一样。”
“……”
队伍逐渐向前,最前面摆着一张桌子,一人正在把百姓所说的内容写在裁剪好尺寸的纸上。
肇原府的百姓们通过古牢关访闻了解着边关将士的生活,却未曾跟那些将士们沟通交流过。最近官府贴出了告示,可以替他们将想要说的话,写在传音条上,送去古牢关,百姓们对此显示出了极大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