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引起领导重视(1 / 1)

林啸虎局长面带微笑地送走了杨坤龙和朱萍两人后,缓缓地坐回了那张宽敞的老板椅上。他的思绪渐渐飘远,脑海中不断回响着杨坤龙刚才对他讲述的事情。

随着回忆的深入,林啸虎越发觉得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绝佳机会。他刚刚接任农业局局长一职,正处于意气风发、想要大干一场的阶段。他渴望在新的岗位上证明自己的能力和决心,正如俗话所说:“新官上任三把火”,他自然也想在这个岗位上烧出三把熊熊烈火,展现出自己的能力和决心。

然而,尽管林啸虎已经苦思冥想了好几天几夜,但他始终无法找到一个合适的切入点来点燃这第一把火。他在心中反复琢磨着各种可能性,权衡着每一个方案的利弊,但却始终觉得没有一个能够让他完全满意。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林啸虎的眉头越皱越紧,他不禁感到有些焦虑。他知道,如果不能尽快想出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那么他的三把火恐怕就只能成为空谈,而他在农业局的工作也将会面临巨大的压力。

就在他因为这件事情而茶饭不思、绞尽脑汁的时候,杨坤龙和朱萍突然出现在了他的面前。他们似乎是特意来找他的,而且一见面就毫不犹豫地将一个惊人的消息告诉了他——县外贸竟然有瘦肉型良种猪出口份额!这个消息对他来说简直是如雷贯耳,他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原本已经被各种问题困扰得疲惫不堪的大脑,在这一刻突然像是被注入了一股清泉,变得异常清醒。

他的思绪如电光火石般迅速转动着,一个大胆而又疯狂的计策在他的脑海中逐渐成形。这个计策虽然有些冒险,但却有可能成为解决他当前困境的关键。在过去,人们所饲养的猪大多都是本地猪种。这些本地猪种的生长周期相对较长,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达到出栏的标准。而且,它们的宰杀率也比较低,这意味着在宰杀后能够获得的猪肉量相对较少。此外,由于本地猪种的肉质较为肥美,含有较多的脂肪,不太符合现代人对于健康饮食的追求。

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饮食习惯也发生了显着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喜欢瘦肉型生猪,因为这种生猪的瘦肉率较高,符合人们对于低脂肪、高蛋白食物的需求。与本地猪种相比,瘦肉型生猪不仅具有更高的瘦肉率,其生长速度也明显更快。通常情况下,只需要短短四个月的时间,瘦肉型生猪就能长到200斤左右,达到出栏的标准。这种快速的生长速度使得养殖户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更高的收益。

由于市场对于瘦肉型生猪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目前这种生猪在市场上呈现出供不应求的局面。特别是在外贸出口方面,瘦肉型生猪更是成为了抢手货。许多活猪直接被供应到香港等地,而在国内,它们则主要供应给各大城市,尤其是沿海城市。相比之下,内地市场上几乎很难找到瘦肉型生猪的货源。

如果能够在这个领域有所建树,那么这位农业管理局的官员无疑将会创造出一个惊人的成就,就如同发射了一颗巨大的卫星一般。他可以将瘦肉型良种场进行广泛的推广和开发,通过抓住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不仅能够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还能够为当地政府赚取大量的外汇。到那个时候,县长和县委书记肯定会对他刮目相看,甚至可能会对他加以重视和提拔,这样一来,他自己岂不是就成为了县长和县委书记身边的大红人?

想到这里,他的屁股就像被针扎了一样,一刻也坐不住了。他的脑海里不断地浮现出顶头上司的身影,分管农业的吴副县长和周副书记。他心里琢磨着,这可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啊!如果能够向他们专程汇报,把杨坤龙的设想巧妙地安在自己的身上,那岂不是能够得到领导的赏识和重视?

他越想越兴奋,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在领导面前侃侃而谈,提出的设想得到了高度认可,领导对他赞不绝口的场景。只要领导足够重视,要拿捏外贸局简直就是易如反掌。到那个时候,我们可以在良种场猪场现有的基础之上,按照全新的标准来打造一个现代化的瘦肉型良种猪场。

这样一来,我们的产品不仅能够远销海外,还能打入港澳市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知名企业。一旦这个猪场声名远扬,我林啸虎自然也会跟着沾光,成为本县的大红人。想到这里,林局长心中的喜悦之情愈发难以抑制,他激动得一下子从座位上站了起来,然后大步流星地朝着办公室门口走去。

“小何!”林局长的声音在空旷的办公室里回荡,仿佛带着一种不容忽视的威严。

“来了,林局!”司机小何听到喊声,连忙从隔壁房间跑了过来,他的脚步声在走廊上显得急促而有力。

“走!”林局长大手一挥,意气风发地说道。司机小何是个二十几岁的小伙子,听到局长叫他,知道局长要出车,不敢有半点怠慢,连忙从办公室里跑了出来,恭恭敬敬来到局长面前,小心翼翼问:“局长,您要去哪?”

林局长昂首阔步,步伐坚定有力,仿佛每一步都踩在坚实的土地上。他边走边回答着旁人的询问,声音洪亮而自信:“县政府,找吴副县长汇报去。”

通常情况下,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要想见一见县长,哪怕只是副县长,都并非易事。他们可能需要提前预约,甚至要经过层层的审批和等待,才能获得一次短暂的会面机会。然而,对于一个局长,尤其是农业局长而言,情况则大不相同。

农业局长与分管农业的副县长之间,可谓是鱼水关系。局长离不开县长的支持与指导,县长也离不开农业局长的专业知识和实际经验。只要县长在家,林啸虎就能轻易地找到吴副县长。

今天,林局长心里很清楚,吴副县长并没有外出远门,最多也就是在下面的乡镇视察工作。抱着试一试的侥幸心理,他决定直接前往吴副县长的办公室。林局长知道,吴副县长是个勤勉的官员,经常深入基层,了解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以便更好地制定政策和措施。

走到门前,他稍稍犹豫了一下,然后轻轻地叩了几下门,心跳不禁有些加速,毕竟他也不确定吴副县长是否真的在办公室里。正当他忐忑不安的时候,里面传来了一声清脆的回应:“请进!”

林局长推开门,看到吴副县长正坐在办公桌前,埋头于一堆文件之中。吴副县长抬起头,看到是林局长,脸上露出了一丝微笑:“林局长,你来得正好,我正有事要和你商量呢。”两人相视一笑,开始了他们关于农业发展的深入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