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1章 风险评估,待谋划(1 / 1)

黑道 江湖老六 1072 字 3小时前

杨鸣放下资料,拨通了狄明的内线电话。

“上来一趟。”

不到五分钟,狄明敲门进来。

他今天穿着一身黑色西装,脸色略显疲惫,看样子是刚处理完老刘头侄子的事情。

“鸣哥。”狄明在沙发对面坐下。

“汤志龙今天来了。”杨鸣开门见山,“他提了个新项目,p2p金融,你了解吗?”

狄明皱了皱眉:“p2p?听说过,好像是个从国外引进的金融模式。具体情况不太清楚。”

“他想和我们合作做这个。”杨鸣把资料递给狄明,“看看。”

狄明接过资料,快速浏览了一遍。

“这利润有点夸张啊。”他抬头看着杨鸣,“感觉不太靠谱。”

“我也这么觉得。”杨鸣点点头,“你身边有懂金融的人吗?最好是专业的。”

狄明想了想:“有个熟人,之前帮过我几次忙。这方面应该懂一些。”

“明天约他见面,我想了解一下这个行业的真实情况。”

“行,我今晚就联系他。”

“汤志龙这次过来,表面上是谈合作,实际上还是为了那五个亿。”杨鸣说道。

“那笔钱确实不少。”狄明点点头,“但现在我们大部分资金都投在房地产上,一下子拿出来确实困难。”

“所以他才提出p2p合作。”杨鸣转过身,“按他的说法,合作一年就能解决债务问题。”

“一年解决五个亿?”狄明皱眉,“这不太正常啊。正常的生意,就算天天赚,一年能有几千万利润已经不错了。”

“所以我要弄清楚这里面有什么猫腻。”杨鸣的语气变得严肃,“汤志龙不是傻子,能让他这么积极的事情,肯定有大利可图。但我得先搞清楚。”

“明白。”狄明点头。

杨鸣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老刘头那边的事处理得怎么样了?”

“已经谈妥了。”狄明松了口气,“老刘头毕竟是老江湖,知道轻重。他侄子不懂事,他自己都说要好好教训。承诺一周之内给我们一个交代。”

“小林情况怎么样?”

“已经转院到省城了,最好的骨科专家。”狄明说,“手保住了,就是恢复期要长一些。家里的补偿金我已经安排人送过去了,他家人情绪稳定多了。”

杨鸣点点头:“好好照顾他们。出了事让兄弟们寒心,可不是我的风格。”

“鸣哥放心,这事我亲自跟进。”狄明顿了顿,“对了,老五准备今天回川渝。”

“这么快?”杨鸣皱眉。

“他说南城那边需要人盯着,苏总忙不过来。”狄明解释道,“特别是道上的事情,都需要他过去表态。”

杨鸣沉默片刻:“他什么时候回来?”

“说是处理完就回,大概一周左右。”

杨鸣走回办公桌前,坐下来,看着桌上的一叠文件。

“南城那边确实不能放松。”他缓缓说道,“让老五盯紧一点,有情况立即汇报。”

“明白。”

“行了,你先去联系那个朋友吧。”杨鸣挥了挥手,“明天上午,就在这里见面。”

……

隔天,众兴大厦,办公室。

墙上的石英钟指向十点四十五分,杨鸣坐在会客区的真皮沙发上,面前摊开几份文件。

他穿着深蓝色西装,领带微微松开,看起来像是已经工作了几个小时。

办公室门被轻轻敲响。

“进。”

狄明推门而入,身后跟着一个三十五岁左右的男人。

男人中等身材,留着短发,穿着深灰色西装,打着酒红色领带,手里拿着一个黑色公文包。

“鸣哥,这是唐德,我朋友。”狄明介绍道。

唐德快步上前,伸出手:“杨总您好,久仰大名。”

杨鸣站起身,与唐德握了握手,示意他坐下:“唐总太客气了,叫我杨鸣就行。”

“不敢不敢。”唐德坐下后,目光在办公室内打量了一圈,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但很快恢复平静。

他显然没想到传说中的众兴掌舵人如此年轻,办公室也如此简洁大方,没有想象中的奢华排场。

杨鸣注意到了唐德的反应,微微一笑:“唐总是哪家金融公司的?”

“我在华信金融担任运营总监。”唐德从公文包里拿出一张名片,双手递给杨鸣,“公司主要做资产管理和投资咨询。”

“唐总,我长话短说。”杨鸣直入主题,“有人推荐我做p2p金融平台,我对这方面了解不多,想听听你的专业意见。”

“杨总想了解哪些方面?”唐德坐直了身体,语气变得更加专业。

“全面一点。”杨鸣倒了杯水推到唐德面前,“这东西是怎么运作的?风险在哪?前景如何?”

唐德喝了口水,点点头:“p2p,全称peer to peer,即个人对个人的借贷模式。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互联网平台,直接连接有闲钱的出借人和需要资金的借款人,绕过传统银行体系。”

他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个笔记本电脑,打开后调出一张流程图。

“传统模式下,银行吃了大部分利差,存款利率只有百分之三到四,而贷款利率可能达到百分之七八。”唐德指着图表说,“p2p平台则缩小这个差距,比如出借人能拿到百分之八到十二的收益,借款人支付百分之十到十五的利息,平台收取百分之二到三的中介费。各方都比传统银行模式获益更多。”

杨鸣点点头:“听起来不错。那为什么银行不这么做?”

“银行受到严格监管,贷款审核流程复杂,对借款人要求高。”唐德解释道,“而p2p平台针对的正是银行不愿意碰的客户群体,比如小微企业、个体户、信用记录不够完善的个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