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千万分之一的宇宙浪漫(1 / 1)

关瑶拖着行李箱步出机场,凛冽的寒风裹挟着雪粒扑面而来,却吹不散她眉眼间的闲适。

一辆黑色商务车早已等候多时,司机恭敬地接过行李,将她送往预定的酒店——这座矗立在雪原边缘的奢华建筑,通体由透明冰砖与暖金色灯光构成,在夜色中宛如一座梦幻的水晶宫殿。

踏入酒店大堂,暖香与悠扬的古典乐扑面而来。

前台经理亲自迎上,笑容谄媚而得体:“关小姐,您预定的极光全景套房已准备妥当,这是专属电梯卡。”

指尖轻触感应屏,电梯便直达顶层。

推开房门的瞬间,整面落地窗将无垠雪原与幽蓝夜空尽收眼底,墙角的壁炉正噼啪作响,羊绒地毯柔软得仿佛踩在云朵上。

她将随身包随意丢在真皮沙发上,极光夜灯滚落出来,在暖黄的灯光下泛着柔和的光。

关瑶走到窗边,望着远处若隐若现的极光,忽然想起浅浅兴奋的模样。

掏出手机,屏幕上躺着几条未读消息,是浅浅发的定位和拍摄攻略,还有十几张她试穿雪地靴的自拍,配文“哪双更适合追极光?在线等!”

关瑶轻笑一声,随手回复了个“都好看”,便将手机丢到一旁。

她转身走向酒柜,取出一瓶珍藏的红酒,倚在窗边浅酌。

酒液入喉的温热,与窗外的寒意形成鲜明对比,让她不禁感叹:原来自由的滋味,便是能随时停下脚步,享受这片刻的宁静与奢华。

洗漱过后,关瑶躺在铺满羽绒的大床上,随手打开电视,财经频道正在播报游戏行业新闻。

画面里闪过蓝洞的logo,她下意识调出手机,工作邮箱里已经堆积了几十封邮件。

刚要处理,却瞥见锁屏壁纸——那是她和浅浅在飞机上的自拍,少女笑眼弯弯,而她竟也难得露出轻松的神情。

将手机倒扣在床头柜上,关瑶拉上厚重的窗帘。

黑暗中,她摸到枕边的极光夜灯,轻轻旋开。

淡紫色的光晕在天花板上流淌,恍惚间,竟真的如同置身于极光之下。

带着一丝莫名的期待,她沉沉睡去。

……

六月末的墨河,极昼与极夜的边界模糊不清。

凌晨一点十七分,关瑶裹着1000蓬松度的黑色羽绒服,电加热鞋垫在靴底发出细微嗡鸣。

呼出的白雾撞上-35c的冷空气,在面部防冻面罩上凝成霜花。

手机屏幕泛着幽蓝,Aurora Forecast App的Kp指数跃升至5.2——这个数值意味着,在常规概率仅18%的白夜时段,极光出现的可能性骤增至七成。

“姑娘,再往前五百米就是极光山观测台。”

向导老周紧了紧皮帽,哈出的白气瞬间冻成冰碴,“虽说12月到次年2月才是极光爆发的黄金期,冬至前后那阵儿,黑夜足有17个小时。”

“但 6月底这白夜极光也稀罕,就看运气能不能撞上太阳风暴。”

他的越野车碾过结冰的河面,防滑冰爪在轮胎上摩擦出刺耳声响。

关瑶将索尼 A7IV相机塞进防寒套,适马14mm F1.8镜头在月光下泛着冷冽金属光泽。

背包侧袋里,士力架的包装纸被冻得发脆,这是抵御低温最有效的热量来源。

忽然。

她瞥见远处雪地上晃动的粉色身影——裹着粉色雪地服的浅浅正单膝跪地调整三脚架,发梢的极光发卡结满冰晶,背包外挂着的备用电池和暖宝宝随着动作轻轻摇晃。

是浅浅!

关瑶愣住了。

她没想到,墨河这么大的地方,两人还能够再次相遇。

她本以为二人应该自从分别之后,会慢慢断了联系。

即使是双方在手机上有任何的交流,这些交流也会随着二人离开墨河之后逐渐消失殆尽。

最终关系走向消亡,这是在正常不过的规律了。

另一边。

“姐姐!”少女顶着零下三十度的寒风扑过来,睫毛上的冰碴簌簌掉落:“好巧啊!我们居然在这里遇上了!”

“我算准今天 Kp指数会爆表!”

她兴奋地展示手机:

“你看,NASA监测到太阳风速度达到650km\/s,完全符合《极光形态学》里紫色光带出现的条件!”

说着掀开羽绒服,露出腰间绑着的应急热毯和卫星定位仪,“我研究了一个月攻略,连北极村和极光山的磁场分布图都背下来了!”

老周眉头拧成疙瘩:“丫头,这墨河的野地儿,没向导跟着多危险?”

“上个月就有游客......”

“大叔放心!”

浅浅掏出防水笔记本,密密麻麻记录着观测参数,“我知道要避开23点到凌晨2点的旅游团高峰,也设置好了延时摄影——ISo3200、曝光10秒、白平衡4000K,绝对能抓住极光的动态轨迹!”

她变魔术似的掏出块巧克力,掰下一半塞进关瑶手里,“而且有仙女姐姐在,咱们运气肯定爆棚!”

关瑶看着少女冻得通红的鼻尖,默默帮她扣紧相机防寒罩:

“暖宝宝要贴在关节处,设备也要多贴几片。”

话音未落,右侧天际突然泛起鱼肚白——不同于冬季浓烈的极光,白夜极光如薄纱般缥缈,淡绿色光带在云层后若隐若现。

浅浅瞬间屏住呼吸,手指在快门键上微微发抖:“是量子纠缠光带!”

“这种形态的出现概率不到 0.007%!”

当紫色光晕沿着磁子午线扩散,与尚未褪去的暮色交织成梦幻渐变,关瑶终于明白浅浅的自信从何而来。

少女背包里露出的《极光观测手册》扉页,不仅画着电离层高度计算图,还贴着自制的 Kp指数与极光形态对照表。

此刻她全神贯注调整机位,嘴里喃喃自语:“氮分子激发态跃迁,果然在海拔200公里处......”

晨光刺破云层时,老周一边收拾设备一边咂舌:“干了十年向导,头回见小姑娘单枪匹马来追白夜极光,还真让她逮着天文奇观了。”

关瑶望向远处仍在核对拍摄数据的浅浅,极光夜灯的紫色光晕与天际残光融为一体。

在这个概率极小的特殊窗口期,

两个截然不同的灵魂,因对极光的执念,共同见证了千万分之一的宇宙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