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车祸(1 / 1)

许长生探案II 上海宝木 971 字 16小时前

客厅里,许长生身体前倾,目光专注地看着薛莉萍,追问道:“所以,一开始你们处于两地分居的状态,这种情况持续了多久呢?”

薛莉萍微微仰头,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回忆的神色,思索片刻后回答道:“大概两年吧。我是 2007 年回国的,他是 2009 年回来的。”

许长生心中暗自盘算着时间线,继续问道:“田明成先生为什么也选择回国呢?”

薛莉萍轻轻叹了口气,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我丈夫他又努力经营了两年,可日本的大环境变了,生意越来越难做。他想尽了办法,实在是无能为力把公司再搞好,最后实在坚持不下去了,只好回国来和我还有女儿团聚,就来到金海找我们。”

许长生点点头,又抛出一个问题:“那田明成回来之后都做了些什么呢?”

薛莉萍端起一旁的茶杯,轻轻抿了一口,说道:“他先是在我开的美容院里帮忙打打杂。那时候美容院生意不错,确实也需要人手。”

许长生敏锐地捕捉到她话语中的弦外之音,追问道:“听起来,他似乎并不甘心一直在美容院待着,是吗?”

薛莉萍放下茶杯,点了点头,说道:“没错,他心心念念的还是他的老本行 —— 保健品生意。他总想着把在日本成功的那套经验搬到国内来,想再复刻一次成功创业的经历。”

许长生听后,心中表示理解。作为一个曾经在商场上有所成就的商人,田明成有这样的想法再正常不过。他接着问道:“既然他有这样的想法,后来付诸行动了吗?”

薛莉萍回答道:“是的,当时他先是天天看报纸、新闻,研究各种广告,仔细调研国内保健品行业的状况。之后,又找了几家在国内做得比较出色的保健品公司,亲自去现场调研人家的生产和销售情况。那阵子,他特别忙,天天开着车到处跑。”

“2009 年……” 许长生轻声默念着田明成回国的年份,脑海中突然闪过另一件事,他看向薛莉萍,问道:“这么说,他回国不到一年,还没来得及实施他的二次创业计划,就遭遇车祸去世了?”

薛莉萍的眼中闪过一丝哀伤,遗憾地说道:“是啊,他那年年初回来的,下半年就在高速上出了车祸。他这个人啊,太要强了。要是能和我一起安心待在金海拓展美容院的生意,也许就不会出事了。”

许长生微微皱眉,追问道:“他当时开车是要去哪里?准备去做什么?”

薛莉萍回答道:“他是去南京,考察一家生产女士静心养颜保健品的公司。”

许长生思索片刻,又问道:“当时你丈夫车上有几个人?是谁在开车?”

薛莉萍不假思索地回答:“就他自己一个人,是他自己开的车。”

看到许长生若有所思的样子,薛莉萍补充道:“我丈夫从家里出发的时候,肯定只有他一个人。至于中途有没有其他人上车,我就不清楚了。不过,他在高速服务区给我打过一个电话,我们随便聊了几句。我还特意叮嘱他开车要小心,累了就多在服务区休息,别勉强自己。当时他跟我说会注意的,也没提车上有其他人。”

许长生微点头,继续问道:“你特意叮嘱他开车要小心,是出于一般的关心,还是有什么其他原因呢?”

薛莉萍认真地说道:“当然主要是出于关心啦,其次也是想提醒他国内开车和在日本不一样。不知道您知道不知道,日本开车是靠左行驶,而咱们中国是靠右行驶。他之前在日本开了那么多年车,习惯已经养成了,我就怕他短时间内适应不过来,尤其是遇到紧急情况的时候。”

薛莉萍的这番话,倒是提醒了许长生。此前他翻看案件卷宗时,就一直在疑惑,一个经验丰富的老驾驶员,怎么会在高速上莫名其妙地撞上道路旁边的水泥护栏,现在看来,除了疲劳驾驶,或许这日本与国内不同的驾驶习惯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不过,许长生心中还有一个疑问。他看着薛莉萍,问道:“要再次创业,尤其是创办生产保健品的公司,那可是需要一大笔资金的,而且数额肯定不小,起码得有几千万吧。从您之前的讲述来看,田明成先生在日本被罚了一笔巨款之后,就一直处于吃老本的状态,持续了两年,最后实在撑不下去才回国的。而且您回国开美容院的时候,也带走了一笔钱吧。那田明成还有资金进行二次创业吗?”

听到这个问题,薛莉萍的回答有些支支吾吾:“钱的问题,当时其实还没仔细考虑过。我丈夫说,只要有好的项目、好的产品,就不愁弄不到资金。”

许长生紧追不舍:“那您没问过您丈夫,他打算用什么办法筹集资金吗?”

薛莉萍犹豫了一下,说道:“问了。”

许长生追问道:“那您丈夫是怎么回答的?”

薛莉萍说道:“他说可以拿着产品的专利去找投资者,还能用我们家的房产和美容院资产做抵押,向银行贷款。”

许长生想了想,虽然他对经营企业不是太懂,但他也了解创办企业没有人,或者说很少有人是完全用自己的资金的,融资或贷款都是再正常不过的途径,因此薛莉萍刚才的回答并没什么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