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青云楼唱名(1 / 1)

几人站在临街靠曲江池畔的酒肆看着来往船只及行人,这酒肆以后每天得进账多少银子啊?

尉迟恭忍不住咂舌,说道。

“俺已经料想到了,这酒肆生意以后必然火爆,怕是日进斗金呐。”

尉迟恭说完看向在掰着手指头算账的程咬金,问道。

“程黑子,大好的日子你黑着个脸做甚?你这是在算账吗?”

程咬金知道尉迟恭这又是在取笑他脸黑,他都习惯了,毕竟敢这么跟他开玩笑的也没几个人,不超过一手之数。

也不惯着尉迟恭,直接回怼道。

“俺老程天生脸就黑,不像你尉迟恭,你天生脸就白?脸白怎的不去当小白脸。”

程咬金这话一出口,李靖忍不住笑了起来。

“哈哈,你们两个谁也别笑话谁。”

尉迟恭也不恼,说到脸黑的问题,其实他跟程咬金比也好不到哪去。

这不过是两人之间的玩笑话罢了,当初一起跟秦王的时候,说到脸白那也只有秦琼和李二才有资格说一下。

尉迟恭性子直爽,拉住房遗爱,说道。

“时间差不多了,要不你小子跟俺老哥几个同往芙蓉苑吧。”

“不了,世叔世伯你们先行一步,随后遗爱自行前往即可。”

程咬金见房遗爱拒绝了尉迟恭,也跟着说道。

“小子,别整那些虚礼!也别掉链子,今日芙蓉苑青云楼盛会,文人雅士、达官显贵齐聚。”

“俺哥几个来,一是去凑个趣儿,碰一碰乐子!二来是给你加油打气的,可别让叔叔伯伯们失望才行啊!”

房遗爱颔首行礼,对尉迟恭和程咬金表示感谢,因为房遗爱确实从他们身上感受到关心。

不管是勋贵交情也好,还是利益驱使也罢,但这份情绪房遗爱他认。

李靖还是那样的沉默寡言,只是经过房遗爱的时候,拍了拍房遗爱的肩膀。

“世伯看好你!”

房遗爱拱手道。

“多谢三位世伯世叔,遗爱感激不尽,只是今日诗会我阿耶会来观礼吗?”

房遗爱因为贩卖诗词换钱的事,气的房玄龄到现在还不理自己。

两人已经几天没说过话了,在房玄龄看来,那些传世之作比起金银要重要太多了。

房遗爱此举无疑是让房家祖上蒙羞的事情,要不是后院有棵梅子树,估计房遗爱屁股早就开花了。

打又打不着,干脆房玄龄不理房遗爱,眼不见心不烦。

再加上房遗爱又陆陆续续买了许多的战马养在梁国公府。

搞得梁国公府像个马厩,臭气熏天,此举在房玄龄看来,无疑是败家行为。

传世之作卖了钱,卖了钱又买马,这就导致父子二人几日没有沟通。

房遗爱也不知道此事曲江池畔诗会,房玄龄会不会来观礼,打心眼里,他还是希望房玄龄能来。

“你阿耶会来的。”

三人走后,程处默兄弟和李思文尉迟宝琪陪在房遗爱身边,尉迟宝琪向房遗爱伸出手。

房遗爱看着尉迟宝琪伸出的手,问道。

“这是做甚?”

“房二郎,你少装糊涂,耶耶在谪仙诗社卖诗的钱还回来,没想到你连兄弟的钱都要坑,非人子啊!”

房遗爱义正言辞的拒绝了尉迟宝琪,这种事他在行。

“诗是在谪仙诗社买的不假,你就说好不好吧?”

“好!”

“既然好,哪里还有退钱的道理?小店规矩,所有诗词已经售出不退不换,这道理你不知道啊!”

“可是买的诗给你用了,总不能逼叫你装了,反过来我花钱吧!”

尉迟宝琪知道房遗爱会赖皮,但没想到房遗爱能这么理直气壮的赖皮。

自己明明在谪仙诗社买的诗,确是署据房遗爱的名字帮他泡了万花楼的头牌,鱼薇姑娘。

“嗨,自家兄弟,客气什么,分什么你的我的。”

尉迟宝琪见房遗爱开始和稀泥,开始抵赖,后来又开始讲兄弟情义了,怒道。

“呸,不要脸。亲兄弟明算账,卖诗的钱你退一半给我就好。”

尉迟宝琪干脆以退为进,心想退一半你房遗爱总该愿意吧。

“下次,下次。”

说完之后,房遗爱直接闪人了,心道这尉迟小傻还真可爱,进了自己兜里银子,哪里还有吐出去的道理!

芙蓉苑,青云楼。

芙蓉苑内,有一座青云楼。

青云楼坐落于一片开阔的园林中央,四周环绕着潺潺溪流与繁茂花木。

楼高数丈,共分三层,飞檐斗拱,一条汉白玉石阶从地面延伸至楼前,石阶两侧摆放着香炉,香烟袅袅。

每层楼的屋檐四角都悬挂着铜铃,微风吹过,铃声清脆悦耳。

正面木质雕花门窗上有祥云瑞鹤寓意着学子们平步青云前途无量。

有那么一群人,青云楼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他们梦想的殿堂,凡士子举人无不想在青云楼上提名。

青云楼高耸入云,寓意着平步青云,青云题名也是举人学子们追求功名、实现梦想的象征。

能够登上青云楼,参加各种活动,是一种荣誉和身份的象征,代表着他们在科举道路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芙蓉苑内柳丝轻拂,花香四溢,青云楼雕梁画栋,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巍峨。

身为此次诗会发起人的李泰一身锦袍,手持折扇,春风得意,早早来到芙蓉苑青云楼。

今日诗会,本是文人雅士以诗会友、切磋才情之地,可李泰心中却另有盘算。

长孙冲走到李泰身旁,低声道。

“魏王殿下,一切都安排妥当,只等房遗爱来就好。”

李泰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冷笑。

“冲表哥,你随本王一起迎接大家吧,估计一会他们都该到了。”

长孙冲点点头,便跟着李泰往一楼而去,今日是他与房遗爱新仇旧怨一起清算的时候。

他请了国子监祭酒孔颖达作主判,还有一众国子监门生,历年举生。

房遗爱辱他一事,还有夺了长乐公主玉佩的事情,今天都可以一并解决了。

不光如此,他还要房遗爱身败名裂,彻底揭穿他不学无术的嘴脸。

自上次过后,长孙冲各方打探,得到许多可靠消息,谪仙诗社确实是收购来许多诗词。

但是他却不知道,这些垃圾诗词,只不过是房遗爱买来充当谪仙诗社门面的垃圾而已。

由于李二下了圣旨,万朝来贺的番邦属国也会来曲江池畔观礼,所以鸿胪寺派了礼官来到青云楼。

还未到一楼的李泰和长孙冲就听见鸿胪寺礼官高声唱名,声震云霄。

“国子监祭酒孔颖达孔公,携国子监门生入席!”

李泰和长孙冲对视一眼,赶紧快走两步,才到了一楼就看见。

一位鹤发儒袍的老者缓步而来,身后跟着数十名国子监学子,一水的青衫纶巾,步履恭谨。

孔颖达虽年迈,然目光炯炯,步履稳健,显是治学不辍之态。

其身后门生,皆是以后能撑起贞观文坛少年俊彦。

李泰和长孙冲抱拳颔首行礼,对于当世大儒,他们还须恭敬。

“见过孔祭酒,见过各位国子监门生!。”

孔颖达和身后学子对李泰还礼,李泰身份尊贵,又是天才中的天才。

长孙冲同样也不差,家世显赫,文采斐然,小小年纪已经是身居要职。

“见过魏王殿下,见过宗正少卿!”

“请。”

“请。”

迎接过后,自有人引着孔颖达进去落座,而李泰和长孙冲还须在此继续迎接后面来的宾客。

不多时,外面的鸿胪寺礼官又开始唱名了。

“弘文馆学士虞世南,入席!”

李泰和长孙冲迎接,就见虞世南一袭素袍,神色淡泊,步履从容,一副很牛逼的样子。

不过这个人也确实很牛逼,书法冠绝当世,连李二都赞他说。

“世南一人,兼五绝。”

今天注定是个大日子,能入青云楼的全都是大儒,达官显贵勋贵子弟。

普通点的都没资格进青云楼,只能在花船上,或者在远处观礼。

“百相之首,东宫詹事,尚书左仆射,梁国公房玄龄入席!”

李泰和长孙冲些许畏惧的朝房玄龄施礼,毕竟此次诗会是针对他儿子房遗爱的,多少有些难为情。

房玄龄同样知道,这诗会是针对房遗爱的,古井不波的脸上,没有丝毫情感。

让李泰和长孙冲根本窥探不到房玄龄心中一丝一毫想法。

“给事中郑国公魏征入席!”

“着作郎上官仪,入席!

……………

……………

……………

忽听鸿胪寺礼官高声唱道。

“鸿胪寺卿、江夏郡王李道宗,携诸国使节入席!”

又来了一个大佬,还是李氏皇族的,李泰自然不敢怠慢。

不光如此,李道宗还带着万国朝贺来大唐的使节,这很便于李泰给自己打造人设。

就见李道宗身着紫袍金带,气度雍容,身后各国使节衣冠各异,缓步而来。

“高昌国遣唐使麴泰斗,入席!

高昌使者麴泰斗头戴锦缎胡帽,身着窄袖长袍,虽为小国使臣,却神色倨傲。

贞观以来,高昌屡有不臣之心,今日遣使入长安,亦存试探之意。

“倭奴国遣唐使犬下安田锹,入席!”

倭国使者犬下安田锹不要脸的身着穿着唐制袍服,却仍保留倭人发髻,见到李泰扑通一跪。

“见过魏王殿下。”

贞观五年,倭国首次遣使入唐以来,今日再至就赖在大唐不走了,说是什么仰慕天朝风华。

“吐蕃使臣路东赞之子禄西法,入席!”

禄西法身形魁梧,鹰目锐利,虽为蛮夷,却通晓汉礼。

吐蕃赞普松赞干布遣其入唐一为朝贺大唐天可汗,二为向李二求个公主和亲。

巧了赶上曲江池畔盛会,这必须得来看一看,但要表现出是欲观大唐文治之盛的。

实则是这禄西法和魏王李泰私下来往极为密切,但要避人耳目。

诸国使节被引入座后,有的东张西望,有的低声交谈,有的凝神不定,皆被大唐气象所慑。

礼官高声唱名,一连唱了两遍。

“太子储君李承乾,驾临青云楼观礼!”

“太子储君李承乾,驾临青云楼观礼!”

听到礼官唱名李承乾,李泰神色一变,疑惑道。

“他不是被禁足东宫了吗?怎的会来曲江池畔青云楼,莫不是………”

想归想,但是李承乾是他皇兄,更是现在的大唐名正言顺储君,他李泰再想夺嫡,但是场面活得做足。

他李泰还得出来青云楼门口,亲自迎接李承乾。

不过这也正合他心意,今日就叫他李承乾看看自己的手段和在民间,在朝堂上的威望。

看看自己是怎么把这件事给漂亮完成的,好给他一个下马威。

但李泰出门之后看到李承乾心里就不是那个滋味了,妈的,他是带着太子仪仗过来的。

李泰只见他阿兄李承乾身着赤黄储君袍服,在千牛卫簇拥下缓步走来。

身后的私人卫队千牛卫,更不是他李泰现在一个亲王所能拥有的。

长安城,允许有私人卫队的,一个是李二皇帝,金吾卫。

另一个就是太子李承乾,拥有千牛左右卫队五百人。

李承乾立于青云楼前,作为目前最大咖位的他,俯瞰曲江盛会,等着李泰上前来见礼。

目光扫过人群,看见魏王李泰向自己走来,嘴角微不可察地一撇。

李泰身形肿胖,也不是很胖,只比肥胖瘦一点,又比微胖胖一点。

只是像个球一样在地上蠕动,活像一个皮球在滚动,加上他面带笑意,就显得很搞笑。

李泰向李承乾恭敬行礼,道。

“臣弟见过太子殿下。”

“长孙冲见过太子殿下。”

李承乾淡淡点头,心中却对李泰愈发有意见,李泰近年来广结文士,深得父皇宠爱。

就是因为这胖子,朝中才有魏王聪慧,宜承大统之议。

不过今日诗会,恐怕又是你李泰以博圣心,借机展露才学的好机会吧。

但本太子不怕,因为本太子有兄弟房遗爱。

就在此时,曲江池畔骤然寂静,继而金鼓齐鸣,有金吾卫军开道,礼官高声唱礼。

“大唐皇帝天可汗陛下,驾临曲江诗会!”

刹那间,万民跪伏,山呼陛下万福金安,一时间整个曲江芙蓉苑,站着的只有李二一人。

坐在轮椅上还有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