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0章 既然仰慕中原文化,那就举族并入大隋!(1 / 1)

杨广一直都在等孙纲的情报,如今既然情报到手,他肯定得着手报复。

甚至就连齐王也神色激动,搞的好像他能带兵打仗一样。

但孙纲却迟疑了下,当即对杨广说:“陛下,真要与天竺开战吗?”

“根据臣所探查的情报,天竺那边也并非铁板一块,咱其实可以暗中支持高达王国,让其与戒日王朝狗咬狗。”

这是孙纲返回的途中,就已经想好的主意,甚至在他看来,他的这主意,应该是最好的。

但杨广却摇头道:“不用如此麻烦,朕也不想与天竺那边的政权有甚交集。”

“戒日王朝也好,高达王国也罢,咱悉数灭了就是。”

杨广肯定明白孙纲所说,对大隋最有利,也最省事。

可此事得有代价啊,你与人谈判,总得给人好处吧?

或许谈到最后,就是大隋接受高达王国臣服,让他们并入大隋。

但杨广不想让他们并入大隋啊。

至于原因,还是他先前对李靖他们说的那话,这天下,并非什么人都有资格并入大隋?

至少在杨广看来,天竺那边的政权,还没这资格。

当然此事他也不会对孙纲明说,孙纲也不敢询问杨广具体原因。

故此,一听杨广如此说,孙纲顿时就告罪道:“还请陛下恕罪,是臣未能领悟陛下圣意。”

“无妨无妨,不知者不罪。”

“此次你们也算立功了,就先回去吧,稍后朕会让齐王对你们进行赏赐。”

杨广笑笑,然后便对齐王叮嘱:“记住了,有功之臣得赏,你可别给朕抠搜,明白吗?”

“明白明白,父皇您就放心吧,儿臣岂是小气之人?”

“那父皇,儿臣这就带他们回府了?”

齐王颔首,杨广嗯了声,齐王立即就带孙纲与玄奘返回他的王府了,只留下那份奏疏,依旧在杨广手中。

而杨广,也在齐王走了后,看了孙思邈与巢元方一眼,示意他们退下,便立即对殿外禁军吩咐:“来人,传朕旨意。”

“宣内阁大臣,以及十二卫统兵将领,还有李靖,来护儿,程咬金那些人都来,就说朕要对天竺用兵了。”

“诺,陛下。”

殿外禁军领命,立即就去传旨了,杨广也这才坐在大业殿的案几前,耐心等了起来。

不过也没等多久,大概一个时辰后,他就看见杨雄,房玄龄,李靖等一众文武大臣都来了。

刚来,李靖他们就对杨广激动问:“陛下要对天竺用兵了?咱派往天竺打探情报的人回来了?”

“就是啊陛下,孙纲回来了?”

杨雄,房玄龄他们这些内阁大臣也笑吟吟的,只有程咬金站在人群中,心里一个劲的默念:“陛下啊,不是咱老程要背叛您,实在是太子逼迫,咱也没辙。”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此时杨广也不清楚自己的女婿,已经做了杨安的探子。

他只是目光在众人身上扫了一眼,然后就颔首道:“嗯,孙纲已经归来了,这便是他探查的关于天竺之情报,你们都看看吧。”

杨广说完就将孙纲的那份奏疏,递给杨雄他们,让他们相互传阅了。

而他自己,则是耐心等着。

直至所有朝臣都看完了,杨广才再次问:“怎么样,有这份情报在手,咱们攻打天竺应该会方便很多吧?”

杨广觉得孙纲的情报还不错,关于天竺的城池分布,人口多寡,以及气候,宗教这些都打探清楚了。

就连李靖他们也赞同说:“确实会方便不少,这份情报对咱有大用。”

“不过陛下当真决定要用兵吗?是否再考虑考虑?”

孙纲能想到的,李靖他们自然也能想到。

故此,他们也觉得,若能支持高达王国,让其帮着灭了戒日王朝,对大隋来说最好。

“如何考虑?你们有法子让那高达王国不提任何要求,就帮咱攻打戒日王朝吗?”

“你们若有,朕便准你们所奏。”

“其实朕也不想擅动刀兵,但此事咱没辙啊。”

“咱若让高达王国并入大隋,等朕薨逝以后,朕怕愧对列祖列宗。”

可杨广却叹息一声,说的李靖他们也微微颔首,然后李靖才下定决心道:“既如此,那就战。”

“灭一国是灭,灭两国也是灭,无非就是费些手脚罢了,怕甚?”

“对,愧对先祖的事咱不能干,索性直接大军征伐,将天竺夷为平地。”

杨雄,房玄龄他们也跟着附和,杨广这才大笑道:“哈哈哈,好。”

“朕要的就是诸位爱卿这句话,只要咱君臣同心,荡平天竺不在话下。”

话音刚落,杨广就神色一凛,再次道:“那此事就这样定下了,李靖你们这些年轻将领,立即整军备战。”

“一个月后大军启程,征讨天竺,如何?”

“没问题,还请陛下放心,臣等定然将天竺夷为平地,让其明白,我汉家儿郎不可犯。”

李靖,苏定方,秦琼,尉迟恭,程咬金这些先前就确定好的年轻将领们,顿时齐齐行礼,杨广这才嗯了声,满意道:“好,诸位爱卿有此信心便好。”

“既如此,就都回去准备吧。”

杨广说完就打算让众人离开了,但负责镇守宫门的禁军却忽然前来禀报:“启禀陛下,礼部尚书裴仁基,带着西南高原囊日松赞部落使者求见,说有要事禀报陛下。”

“囊日松赞部落使者?朕记得那个囊日松赞,应该是西南高原雅隆部落的首领吧?”

“他派人来此做甚?”

杨广愣了愣,与杨雄,房玄龄等人对视了一眼,然后才示意那禁军:“让他们进来吧,朕倒是想看看,囊日松赞意欲何为?”

“诺,陛下。”

值守宫门的禁军应声,杨雄也立即对杨广行礼问:“陛下,那臣等先行告退?”

“就是啊陛下,您既然有事,我们就先退下了?”

李靖他们也跟着笑道,在未明白对方意图前,他们不方便留在此地。

“不必了,既是使者,那就肯定为了邦交之事。”

“诸位也算我朝重臣,一起听听吧。”

但杨广却摆摆手,说完就与众人一起等着了。

就这样等了大概一柱香的功夫,礼部尚书裴仁基,就带囊日松赞的使者来了大业殿。

刚到,裴仁基便立刻行礼:“臣,参见陛下。”

“雅隆部落,囊日松赞首领麾下特使罗布,参见大隋皇帝陛下,愿皇帝陛下圣体安康。”

而那名被他带进来的雅隆部落使者罗布,也跟着一起行礼。

罗布今年四十三岁,个子并不是很高,人长的也挺瘦,但礼数还算周全,看的杨广也微微颔首,然后挑眉道:“免礼吧,不知使者此来,所为何事?”

“谢皇帝陛下。”

罗布道谢,这才沉吟说:“回禀皇帝陛下,外臣此番前来,乃是替我们首领囊日松赞,向陛下求娶一位公主。”

“我们首领一直仰慕中原文化,也很想与中原朝廷结为姻亲之好。”

“故此恳求皇帝陛下,能施恩于我们部落。”

罗布这话说完,就赶紧匍匐跪在地上了。

但杨雄他们却面面相觑看向杨广,程咬金更是怒视罗布。

甚至这也就是杨广在此,程咬金着实不敢放肆,不然他指定问问罗布,你们那个甚松赞的,到底想娶哪位公主?

难道你们首领想与俺老程抢媳妇?

但现在,他却也只能忍着。

可他忍着,杨广却丝毫都没有隐忍的意思,仅仅只瞬间,杨广就对罗布淡漠道:“回去告诉你们首领,既然仰慕中原文化,那就举族并入大隋。”

“他若并入大隋,朕做主为他找个媳妇,至于求娶公主一事,以后莫要再提。”

“朕自登基那日便决定,朕的治下不和亲,明白吗??”

(和亲这块得为杨广点赞,他在位期间确实没和过亲,大业三年,东突厥求娶大隋公主,杨广拒绝了,大业五年,西突厥处罗可汗入朝称臣,想娶公主,杨广依旧拒绝了,征讨高句丽期间,高句丽其实也求和称臣想娶公主,他还是拒绝了。正史对他的评价是,依靠军事与外交组合拳处置邦交睦邻关系,从不依靠和亲。其实这才是正确做法,奈何他得罪的人太多,正确做法也变成了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