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肃斜睨着他,暗想真是个无能之辈,回答说:“查明确实在偷藏农田、隐匿人口并截留税收,所以先把拘押起来等待确切证据后再审理罪名。”
田怀礼激烈挣动喊道:“我无辜!你在陷害我。”
裴肃挥起手中的书简冷笑言:“根据秦国律例,规定十五岁到五十六岁的平民每年应交缴纳赋税每人一百二十钱,其中商人和隶属倍其数量,共二百四十钱。
去年河阳收取的赋税与户籍上女性、商贾等免税人数相加不对等。
况且田令
渭水以南,介于丰镐之地。
虽然这里邻近咸阳宫城,由于靠近夏太后之墓域及皇家园林上林苑的缘故,始终鲜有人至,只见郁郁葱葱的森林茂盛生长,林中偶尔传出几声禽兽之声。
嫦华的车驾缓缓行进在通往夏太后墓地的路径上,树枝上的积雪早已消失不见。
当下的天气较之后代要温暖许多,初春时节虽偶降瑞雪,但雪一停阳光洒下便立刻消融,并未对出行和农耕产生影响。
话说回来,这会儿关中地区主要栽种的是耐寒的冬小麦,这场降雪正好补充土地中的水分,可谓及时雨。
至于与上郡处于相同纬度的太原郡等地方,则因时节的关系尚处于荒弃状态,待时日到了才会栽种黍稷之类的作物。
掌礼仪的礼官早早候在夏太后陵寝外边,那些负责管理祭祀事宜的礼乐官们已将作为祭品的牲畜和乐器整齐摆好。
为护卫陵园驻守的士卒也穿上了清洗一新的衣衫,整齐面向嫦华车马列队而立。
嫦华今日至此的目的之一正是为了向未曾谋面的皇曾祖母致哀并祈求赦宥,为其接下来要做的事情获得许可。
毕竟嫦华需要达成曾祖母的另一遗愿:“百年之后,应建万人之邑”,因此打算从远南海郡来的越骑营将士家眷安顿于此。
这么做自然需要他们从事生计活动。
嫦华计划利用最新发明的双人锯具,伐除夏陵县四周尤其是陵区所在小丘的密林并改种桑树。
一方面用以养蚕缫丝,将制成的丝绸转卖予西域胡商以赚取财富;
其次可在桑林内散养鸡禽,蛋、鸡繁殖繁衍,促进民众富裕从而强健国家;
再则可采摘桑葚,无论是供食还是出售均可带来收益。
在庄严的乐声环绕下,嫦华恭敬摆置好贡品后轻声诉说己意。
鉴于没有听到反对声音,那即视为同意了。心想这位皇曾祖母果然仁德伟岸……
嫦华再次礼拜,心无顾虑地步出陵前。
她迈步登上座车,于上千名精锐骑兵守护下继续启程,不久后抵达了夏陵县境内。
一到这儿便感受到明显的反差:随着外来移民陆续到达,在效仿关中的形式上已建造了一个个聚落供居住所需。
并依照名声、才能以及至关重要的忠诚原则选拔里正、乡啬夫这些田典之外的基层管理人员。
经过车窗眺望,能看见体态略矮但因为营养充足显得十分健壮的越族子弟在其里正率领下或是修筑坊墙,又或者平整地面。
若单从表面看来,这些越人同关中本地居民相差无异。
随着车队临近,整个夏陵县变得沸腾起来。不知谁先发起的一句颂扬语使得参与腊祭的越人们开始操着略显笨拙夏言高呼:
“大秦万年!”
“陛下万年!”
边大声喊出口号,边如往日练就的那般秩序列阵于道路两边,同时严令自家家小不得离开居所范围。
人心如此质朴……嫦华本欲举手示意,念想众人无法看清车厢中的自己也就作罢念头。
片刻后金饰座车稳稳停下位于新建气势非凡的衙门前。
一群身披黑服的大秦文吏急匆匆赶来躬身行礼,“拜见陛下!”
“平身。”嫦华随意抬抬手端详起新任县尉周明。
是由丞相王熙推荐的人选,名叫周明源于咸阳书馆出身,虽然年仅十六,但深通秦国律令。
主要是因其祖父是当朝右相周饶。
周围传来轻笑声,“咦?苏将军身上的创口复原啦?”
“仰仗陛下的洪福,臣已恢复康健。” 苏成微笑着回应一旁鞠礼
后来,有一位名叫陆安的谋士向某边将进言,劝其不要轻举妄动攻打北戎,可惜该边将并未采纳他的建议,最终被围困于青石岭。幸得郑平化解了这场危局,陆安也因此受封为拥有两千户食邑的关中侯。
随后,他还提出与北戎通婚议和的策略,并倡导迁移六国遗民以及众多豪门望族十余万人至京畿地区定居。
总而言之,此人确实颇有才干。
只是即便苏远策骑来到伐木场时,张赫仍未能寻到陆安,不过这已无大碍。只要他还在这一带,终究会相见。
苏远从乌云踏雪马背上下来,在一众披甲武士的簇拥下,朝着远方传来沉重轰鸣声的方向行去。
“臣参见陛下!”不远处,田成走近前拱手拜倒。
“工部侍郎来此所为何事?”苏远心中略感疑惑,他本意是想考察新式双人锯的实际效能,若验证可行,则计划大批制作并向全国推广。
在苏远的认知里,江浙及岭南地区的开发迟滞直至唐代之后方兴,
首要原因是因为气候湿热,毕竟关洛区域温度大致类似后世蜀地平原,而更南部则气温更高,《史记·货殖列传》记载有“江南暑湿,男子夭折”。而后世所谓荆、扬二州之地于此期间土地称为涂泥,难以称作膏腴沃土。
但非根本之由,更大缘由在于工具拙劣不堪用。
例如用斧子劈伐生长百千年的密林,无疑费力耗资巨大,每一亩田的垦殖几乎皆以先人的辛勤与生命代价。
况且江南暑湿恰因地貌低洼多雨密切相关。
尽管雨量丰沛非人力所能改变,但可依智慧劳动调整地势布局,改善潮湿地貌。
如开凿农田水利工程,集散积水排至他处,则使积水洼池变沃土。
再对覆盖原始森林的平川与缓坡,凭借较为精进钢锯迅速转换为人居村落和城镇。
毕竟是直接燃烧太过浪费!
“江南暑湿,男子早夭”观点存还有话语权影响一面。
在晋室南渡之前,掌握话语优势的贵族多数源自北方,再加上长久处于潮湿环境下易感染病症,因此有上述评语也在情理之中。
然而进入唐宋之后,南方学士逐渐占据话语权,他们借文字篇章重塑南方风光的同时纠正公众认识偏颇。
舆论阵地倘不能抢占,终归遭受损害。
闻苏远提问,田成立刻笑容满面回答:“微臣专程前来规划道路。”
“道路?此事不是隶属太尉赵诚负责吗?为何将作官员也要牵涉进来?”苏远疑惑更重。
田成答曰:“日前陛下嘱托的测距经纬仪,臣业已制成并试验有效。今晨雨过天晴,恰好趁机同太尉合作,重新设计关中一带道路走向。”
苏远点头,含笑问道:“那赵诚现在是否就近?正好请他也过来看看朕最新的改良钜具!”
片刻,赵诚策马从远处飞奔而至,在叩首觐见之后紧随苏远登上近旁小丘。
“一二、一二……”
砍伐区域,两个身段结实的越籍工匠配合着领头节奏呼喊着号子,手中各执约两米长钢锯的一端。
面前,一棵胸径超过两尺粗的巨树屹立不动。
随着口号整齐划一,木屑纷飞跳跃,钢锯快速嵌入树干深处。
“竟这般高效!”赵诚惊呆注视眼前的奇迹。
“难怪陛下时常告诫,做好工作必先准备优良工具!”田成立即附和一句,并顺势奉承道:“竟能构想此巧妙神器,陛下果真堪为圣人啊!”
阿谀谄媚……赵诚暗自鄙夷瞧了眼田成,转身恭敬言道:“然也,臣认为即使唤回鲁班、墨翟,恐怕也仅能达到此般程度罢了!”
---
“唉,陆田典大人呀,你可真是让我好寻!”
李赫跳落马背,拽住身穿麻衣的陆安,喘着粗气一脸焦急。
他匆忙赶回首府却被告陆安不见踪影,于是四处奔波,终于在村郊找到沾满泥土的他。
“县丞找我何故?”看着全身污泥的李赫,陆安心感奇怪。
县丞平时贵人
古代百家争鸣时期,各家学派不论儒、墨、道、法,亦或是农、兵等,其共同目标都是希望将自身的才艺和学问售予统治者,以获得重用。
后人常把儒家视为只坐而论道的哲人,把墨家看作是勤勉科研的科学家,而将法家当作严酷的执法者,或把农家当成专注于农事研究的专家。然而这种理解往往是狭隘与片面的。
实际上,法家推行的“法、术、势”,旨在建立由君主一人独断生杀大权的治理模式。墨家依照巨子所着《墨经》传授知识体系,尽管其技术实用导向让人联想到后来某些职业技能院校,实则是为了参与政权的一种手段。墨家真正追求的大道体现在他们的兼爱、非攻等政治理想上。
至于农家,那些背着农具四处游历推广他们理念的人们,则更像是近代的行为艺术先锋。他们的意图,是通过自身行动来说服各国诸侯接受自家政治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