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2章 断舌迷案(三十一)(1 / 1)

赵元生和赵元平心中咯噔一声。

竟然有人看见了他们?

不会是打更的更夫吧?

包公冷眼瞧着,只见二人神色骤变。他趁热打铁,猛地提高音量,厉声喝道:“你们还不从实招来!李通就是你们杀的,对吗?”

“不是!”赵元生急切地辩解道,“包大人,我们是有苦衷的!”

赵元平也焦急地说道:“是啊,包大人,我们的麻袋里装得绝不是李通的尸体!”

包公心下一惊。

看他们的神情,似乎不像是说谎。

难道李通真不是他们杀的?

他望向公孙策,后者朝他点了点头,走到二人跟前,发问道:“那你们告诉我,麻袋里到底装得是什么?”

“是受潮的香料。”

“受潮的香料?”公孙策眉头紧锁,继续追问道,“既是香料,为何要半夜行事?”

赵元生叹了口气,颇为无奈地说道:“包大人,公孙先生,实不相瞒,那些香料乃是我们家祖传之物。想必你们也听说了,我们家的胭脂铺是周边几个县数一数二的,很多人都非常眼红,想来偷我们家的香料。为了确保香料的安全,我们只能偷偷地······”

公孙策了然地点了点头:“原来如此。”

包公接过话茬,继续问道:“那些香料现在何处?”

“就在草民家中。”

赵元生回答地非常快,引得包公都开始怀疑自己的判断了。

“可否带本府去看看?”

“当然可以。”

包公等人心中一惊。

难道麻袋里装的真是香料?

一行人匆匆跟着赵元生兄弟二人,来到赵元生的家中。

只见赵元生小心翼翼地打开一间密室的门,里面堆满了各式香料,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香气。

那个麻袋就安安静静地躺在角落里,袋口微开,露出些许潮湿的粉末。

包公心中刚消散的疑云又起。

既是祖传的香料,又怕它受潮,为何不妥善保管?

他不动声色地瞧了一眼二人,问道:“赵元生,这些就是你所说的香料?”

“回包大人,正是。”

“你说你们是为了抢救这些香料,才连夜将它带回了家中?”

赵元生点了点头。

“那它原来在何处?”

赵元生一愣。

他没有想到包公会问这么细。

“在胭脂铺的库房里锁着呢。”

包公“嗯”了一声,吩咐公孙策道:“公孙先生,去瞧一瞧。”

“是。”

公孙策打开麻袋,仔细检查着里面的香料,发现确实受潮严重,正要向包公禀报,忽地瞥见香料中有一枚极小的黑色纽扣,心中一动,趁赵元生不注意时将扣子悄悄收入了袖中。

他暗暗朝包公递了个眼色,接着大声说道:“大人,这些香料确实有受潮的迹象,可见他们并没有说谎。”

包公立刻会意,转身对赵元生和赵元平道起了歉:“看来是本府错了——”

赵元平连忙打断包公的话,面色十分诚恳地说道:“包大人这么做,也是为了能够尽快破案。只要能将凶手绳之以法,我们受些委屈又算得了什么呢?”

包公不禁抿了抿嘴。

真是好一张利嘴!

“倘若天下百姓都如你们这般,何愁破不了案?”

包公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们一眼,随后便带着公孙策等人离开了。

驿馆,花厅。

包公刚一落座,便着急地问公孙策:“公孙先生可是在麻袋里发现了什么?”

公孙策点了点头,伸手将那枚扣子拿了出来:“大人,学生在麻袋里发现了这个。”

包公接过扣子仔细端详起来,展昭和艾虎也围了上去。

包公瞧着瞧着,倏地眼前一亮:“你们说这扣子会不会是李通的?”

公孙策、展昭和艾虎对视一眼,心中均是一震。

艾虎当即说道:“包大人,我去叫李王氏过来。”

包公“嗯”了一声,示意艾虎速去,心中却是掀起了惊涛骇浪。

若这枚扣子真是李通的,那麻袋里肯定装过李通的尸体。

公孙策和展昭亦是兴奋不已。

这个案子,要破了吗?

没多久,艾虎便和李王氏匆匆来到了花厅。

她一见那扣子便泪如雨下,颤着声音确认道:“包大人,这扣子是他的……”

包公惊得从椅子上站了起来:“李王氏,这扣子可有何特殊之处?”

李王氏哽咽道:“这扣子是我亲手为他缝制的,独一无二,绝不会错。”

众人激动不已。

包公猛然抬眸,高声吩咐道:“展护卫,赵虎,立刻将二人带到驿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