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的认可和支持
作为八路军最精锐的部队,也是八路军麾下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军团。
独立支队的大规模行动,自然需要老家和总部的首肯和支持。
于是会议结束后,刘长青就带着参谋团队迅速整理了张云的思路,向老家和总部上报了此次行动的计划。
同时发出的,还有张云关于“漂亮国已经转向“、”二战战果决定战后秩序”的国际政治论断。
两份电报,跟随电波跨越了千里距离。
如同石子投入湖面般,在老家和总部引起了巨大反响。
…………………………
老家。
沟壑纵横、山多地瘠的黄土高坡上,一片黄绿相间。
稀疏的野草之中,不时有麻雀落入觅食嬉戏。
三位大佬站在山头上,俯视环顾着山间田地和远处河流,脸上露出了些许忧虑。
“6月以来,陕北仅仅下了一场小雨。”
主管经济、情报的大佬蹲下身来,抓了一把干燥的泥土,无奈道:
“去年大旱,草木本就稀疏,今年降水不足,河水断流,就连野草也已经开始泛黄了。
又是一个大旱灾年啊!”
真正大佬点了点头。
“张云同志之前说过,根据西方气象学研究,华北今年仍然将面临大旱,太行、河北、河南仍然是重灾区。现在看来,应该是没差了,老百姓又要受苦了。”
“是啊,老百姓又要受苦了。”旁边的军事大佬感叹道:“还好咱们有足够的粮食和煤炭储备,还有联合军分区以及黑吉军区的粮食供给。想来跟去年一样,根据地内不会出现饿死人的情况。”
“是啊,只要不让群众挨饿就好。”
三人齐齐点头,心中底气充足。
他们之前已经收到了黑吉以及联合军分区的报告。
由于八路军仅仅用了不足一个月时间就拿下东北绝大部分农村地区,并未耽误东北地区的春耕。
相反,由于开展土地运动,百姓们在分得土地之后生产积极性很高。
加上今年东北地区并未受到旱灾波及,想来夏粮应该会是大丰收。
虽然由于地理因素,东北地区以秋粮为主,但考虑到东北地区广阔的种植面积,夏粮产量仍然会很惊人。
更不用说,他们还有联合军分区一年千万吨的粮食供给。
因此,虽然华北大旱,粮食必然欠收。
但八路军手中并不缺少粮食,甚至还通过晋绥军向国统区平价供应了大批粮食。
虽然根据情报,这些粮食大都被国府官员掌握,并因此大肆谋利。
但只要这些粮食还在国内,就总会有一部分流向百姓,流向缺粮少食的灾民,总能少饿死一些群众。
也正因为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如今的三位大佬,仅仅是忧虑百姓们受苦,并不担心旱情会影响抗战大局。
看完旱情,真正大佬才转过身来,问向了两人。
“你们对联合军分区报来的作战计划和张云同志的国际政治论断怎么看?”
“说实话,在没有看到张云同志的国际论断和局势分析前,我是倾向于尽快解决国内鬼子的。”
情报大佬看着东南方向,仿佛看到了正在鬼子残酷统治下艰难求生的百姓。
“但看完张云同志的论断后,我确实犹豫了。有时图一时之快的胜利,反而可能距离胜利更远。”
“没错啊!”军事大佬也叹息道:“且不说国府和军阀们对咱们的掣肘,只说鬼子的实力,也不仅仅是京津、华中、华南的60余万鬼子。
虽然不太懂海军作战,但只看鬼子联合舰队能让漂亮国海军吃亏许久,就知道不可小觑。
如果鬼子真的像张云所说,能够轻易在华北、华中登陆,只怕咱们如果贸然南下进攻,必然会疲于应对。
我想,张云同志的思路是正确的,咱们应该优先削弱或者歼灭鬼子联合舰队。
而轰炸鬼子首都,大规模进攻辽东半岛和朝鲜半岛,想来也是吸引鬼子舰队聚集的手段。”
“是啊,”真正大佬也望向了华中方向。
“抗战急不得,咱们切不可以为了一时之快,耽误了整体抗战进程,进而影响到中国在世界政治中的利益。”
几句话间,三位大佬统一了思想,认可了张云的计划。
当然了,正如张云所说,这不代表华北百万部队就要束缚住手脚。
虽然全面夺取华中的大城市、铁路沿线暂时还不可取,但八路军最擅长的却是农村包围城市。
正好趁此机会,安排大量八路军部队和干部赶赴新四军所在的苏北、豫北、皖北等地。
两支部队合力挤压鬼子的势力范围,将鬼子从乡村、镇子甚至小县城赶出去,并趁机消磨鬼子的作战兵力,锻炼自家部队作战能力。
…………………………
收到总部的批准电文,远在奉天的张云也松了口气。
如今独立支队实在过于强大,所做所为必然会对全国战局产生巨大影响。
正因为如此,其作战决策必须遵循老家和总部的整体部署,不能再像过去那样随心所欲。
还好,到目前为止,老家一直都在默默支持他的想法。
甚至还派出了大量专家、参谋、干部队伍,帮助他和联合军分区查缺补漏,尽力取得预想中的效果。
张云仔细看了看总部的批准电文。
全文都在认真探讨鬼子联合舰队威胁以及战后国际局势,反倒是对轰炸东京一事着笔不多,仅仅要求做好计划,尽可能降低飞行员伤亡。
张云想了想就明白了。
轰炸鬼子首都之事,虽然看似轰动,让旅长们深感振奋,却反而最不受大佬们关注。
大佬们站在整体抗战局势的高度看待此事,明白鬼子不会因一次轰炸就停止侵略脚步,八路军也不会因一次轰炸就取得明显优势。
除非对鬼子所有城市开展大规模战略轰炸,全面降低鬼子的战争潜力,否则一次轰炸仅仅是引敌入瓮的战术手段。
不过,哪怕是一次战术手段,也要用心去部署。
毕竟,这关系到数百名飞行员的生死存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