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他山之玉
同年10月深秋,雍鸡关上,一排共四十五位弩手站在五十步外瞄准,另外四十五位则是在后排待命。这是两段击的训练。
训练内容分为跨射和近距离直射。直射训练没什么好说,类似于火枪体系,弩手望着目标方位,依据望山标尺,扣动扳机。前方排列的一人高的木靶上,最终箭头上靶数最多者为最佳!
而跨射呢?每一个弩手是看不到靶子的,是根据响箭的方向进行放箭,根据实战演练,跨射的目标和对象是敌军冲锋前簇,即效果是以响箭为中心,形成覆盖敌人前簇的箭雨区域,区域越小,箭雨密度越大,压制前簇的效果越好。
故在演习中,随着响箭释放,随后骑兵过去查验,带着每个弩手标记的箭,随后是根据响箭距离,来确定上环数,距离响箭越近越为上等成绩。十组都是上等成绩,则是晚上有酒有肉,饷金加一等,而若都是下等成绩,虽不会克扣饭食,却得身上挂着贴一个“谢xx赠箭”的竹牌在军中行走。
军中以功勋为尊,宣冲为实战所设立的这样考核标准,是被士卒们所认可,而在这标准设立后,士卒们之间的赞赏和嘲弄也随之来了。
…视角来到靶场上…
武飞呢,却站在了靶场被射这一端,
随着远方响箭朝着自己落下,武飞伸出手,握住了箭杆。箭杆在手中滑动,剧烈摩擦的热量透过掌心皮革,传到了自己掌心,同时箭头力道也让自己手臂不自禁向后被拽了一下。
武飞对响箭者的弓术微微点头。
然而呢,很快远方传来蜂鸣声,这时听到响箭的士卒们抬起弩机根据训练中感觉对着破空响声的方向扣扳机。
这不是什么下克上,首先武飞现在是戴着面具突然窜到靶场上,并且隔着一百五十步,士卒们也根本看不清远方目标是谁,最后呢,由于打过招呼,告知过这些兵卒们今天靶场上会有将军的亲兵们着甲胄,来确定弓力,故今日所有箭杆头部都包着棉花。
而作为当事人的武飞,望着这高速蜂群一样的箭矢,心里有些发憷,但还是迅速做出反应抽出了配剑,激发起了煞气。
武飞正前方,随着煞猛然释放,水波荡漾。而射过来的箭则是被这激荡起的“波动”荡歪了轨迹。
但箭雨的冲击力仍然不可忽视。武飞后退了两步,瞧了瞧四周,自己周边插满了箭杆,而自己所在的中央区域则是空荡荡,但周边被描边一片区域。
但紧接着”,则是啧啧摇头:“外来和尚好念经,是因为傻子们多,但我可不是。”
系统这边非常不合时宜插嘴道“难说”,并且悬浮球正在快速运转
宣冲嘴角抽了抽,遂对系统道:我让你翻译时候你再出来,这里没你的事的。
宣冲一边总结三姑的宝典,一边续上原先思维,自己在前世可是见过不少“拿着外来经”一本正经念叨的假洋鬼子们。其具体套路就是将其中一部分成功吹捧成那边独一无二的经验,让你不要试图在自己这边找到案例来验证,在无法验证的情况下,其外部经验就变成了高等经验,你原来的传统经验,就变成了落后经验。这样在分割出你的验证能力后,他就可以在他经典上塞私活了。
宣冲现在很怀疑,三姑就是这种目的!她给的东西,你不能说没用,但是宣冲在拿到系统翻译版再对照原件后,就发现了她原版上,就是没有给你对照大爻内传统的运煞体系来参考。
而是一步步把你引入到她那条狭窄、孤立、没法找到其他体系验证的死胡同中。也就是知识越钻,越感到神秘,越来越孤独,越来越不知道方向。
可按照老庄学说:道在屎溺。万物的规律是平等,不存在高低贵贱,所有知识体系都是能找到相互印证检验的路线。
客观上“知识”不存在高等和低等。
所谓的“神秘”和“常识”,只存在人类主观中“先认知”和“后认知”。
…好学生的特点是:举一反三…
六个时辰后,宣冲通读完了“宝典”的灵巧格挡内容后,克制住了自己即刻上手尝试的打算,只是在自己窗前竹筹上刻录相关计划后,写了一份书信给武撼峦。
数日后,武撼峦送过来一个黑色漆器的匣子,打开后,盒内空无一物,但是宣冲抬起手,随着煞气侵蚀,匣子内油漆开始因为煞而脱落,紧接着秘籍以皱痕文字形式出现在了匣子内。
宣冲开始抄录这套血气运煞,骨髓养煞法诀,然而在花费了六天,嗯,总共五个时辰,平稳心态下的理解后,宣冲却也没有入手这个体系。
宣冲是谨慎的,更高更快更强和自己没关系,关键是不能出事,自己未来选择冲阵是直奔诸葛亮四轮车,又不是和吕布对冲。
根据武撼峦给与的这套运煞之法,宣冲罗列出了煞气在自己骨骼肌肉中运转的模式,然后打开了三姑给的“灵巧格挡”,罗列出盔甲中那“煞气纹路”在运动动作中能够替代“肌肉,血液,骨骼煞气”的机制。
也就是在相同运用方式下,一个是从骨骼血液中激发煞气形态,一个是盔甲为源头激发出煞气形态。两者一开始是殊途,但有同归的部分。
在总览“殊途”各家法门时,宣冲只用这一部分“同归”的部分。
这系统不给了自己身体上一套“体系”嘛!常言道“拥抱体系,克敌制胜”。能和体系验证才能运用整合,至于体系不能验证,思想极右保守主义的宣冲对新技术的态度会相当谨慎,因为天知道“孤例不证”的玩意有什么隐患。
…五日后…
武飞来到铁匠铺,开始亲自打铁,在甲胄上刻录煞气运行纹路,没错,武飞还是觉得先用这“外物”更加保险。至于这“外物存煞”之法,则根据武撼峦提供的运煞法中窥径到入门的状态为标准打造,这叫做以“己山之石攻他山之玉”。
随着一些精铁粉末的撒入,炉火随即发生变化,热浪在铁匠铺中不断翻滚,然而汗如雨下,只有裤裆兜着一块布的武飞并没有注意到,当自己在铁匠铺一下一下的凝练煞纹时,在数百丈之外,瑶三姑正通过眉心展开蓝色眼睛,痴痴地看着。
然而这可并不是情爱。暗蓝色的光芒不断地跨越空间“扰动着变化”。
在铁匠铺中,武飞在炼制武器时,不断产生灵感,这些灵感都是自己阅读“蝌蚪文原版”的记忆给自己的体会,但是呢!武飞最终没有把这些灵感临时加到眼下工作中。
武飞自己的格言:计划就是计划,可以记录后下次尝试,而在当下执行时绝对不能朝令夕改。
盔甲就这样不断淬炼成型,而一旁匹配的铁剑,哦,这长长的双面开锋看起来像剑的武器,后面是要装杆子的,这叫做槊!
盔甲内的煞纹可以无缝对接到槊杆中,最终汇聚在槊上,形成锋芒。
武飞的计划没有任何变化的完成了。
然而,数百丈之外,在军中的法师居所中。
关闭眉心蓝色眼睛的三姑无奈:“如此难以点化?竟是如此冥顽不灵之徒!”遂后,隔空对着北方娓娓道:他只有确定其他人有方能定下心意。所以你也要帮忙劝说一下吧。
三姑的如此电话一样叙述后,她灵眼再次张开,已经收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