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7章 只有汉民族重视名声!(1 / 1)

离石游记 半边人 1251 字 13小时前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大约三个小时之后,地面上的工作人员终于完成了所有任务,此时的他们已是疲惫不堪,但脸上都洋溢着成功后的喜悦之情。

而此次执行任务的巨灵神号重型飞艇也即将踏上归程,它不仅需要将一些重要证人带回大秦,同时也要面对来自其他报社记者们的种种疑问和追问。

值得一提的是,这艘飞艇在之前的行动中投空了,所搭载的三枚巨型高温弹,让飞艇成功减重。不过这并不会影响到它的返航计划,因为返程时再搭载五个人证完全不成问题。

这五个证人分别是谁呢?

其中三个乃是负责追踪密林野人,真腊坐标的倭国侦察兵,他们凭借着出色的追踪技能和顽强的毅力,成功地找到了目标线索;另外两人则是那些不幸遇难工人的家眷。

这些家眷经历了失去亲人的巨大痛苦,如今终于大仇得报,内心的伤痛稍稍得到一些许慰藉。

他们决定跟随飞艇返回大秦,一方面是想要回到故乡,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内务府曾向他们许诺,只要回到大秦,就能够获得一份稳定的长期工作,还有一笔不错的抚恤金。

然而,并非所有遇难者的家眷都愿意离开这片土地。事实上,还有很多人选择留了下来。毕竟这里已然属于大秦境内,无论走到哪里,生存下去似乎并不是一件难事。

更何况,在此之前,大秦内务府曾经承诺给每位遇难者家属,额外再分配一百亩的良田,而且现在这些田地已经全部分发到了每个人手中。

对于许多家眷来说,这些用亲人性命换来的宝贵土地实在太过珍贵,他们实在舍不得轻易放弃。

与此同时,与这些家眷一同前来的三名记者之中,有一名已经前往了那座发生过事故的工厂,准备对幸存下来的工人、家眷进行深入采访,了解他们在这场灾难中的遭遇,以及后续的生活状况,听取汉人担扰的事情。

登艇的五个人之中有一个先行下艇之后,那艘犹如庞然大物般的巨灵神号重型飞艇便开始缓缓地升空。随着引擎发出阵阵轰鸣声,它逐渐消失在了人们的视野之中,向着福州城的方向疾驰而去。

当巨灵神号重型飞艇抵达福州城时,现场顿时变得热闹像过节,人山人海的形容也不为过。最为忙碌的当属《大秦时报》的记者们,他们手持着各式各样的采访设备,争分夺秒地记录着这一重大事件。

而那些负责拍照的摄影师们,则不停地按下快门,试图捕捉到每一个精彩瞬间。与此同时,众多的见证者也纷纷围拢过来,想要亲眼目睹这历史性的一刻,并将其传播给更多的人知晓。

镁粉暴光灯来回的闪,那亮光简直能把人眼晃瞎。

当然,除了这些人之外,高温弹的测试团队同样也是一片繁忙景象。他们需要对这次试验的数据进行详细分析,并整理成报告,以便通过各种渠道及时反馈出去。

然而,与其他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白云飞和他所率领的飞艇团队此刻却显得格外清闲。

就在这时,白云飞收到了来自大秦商会的求助请求。由于尚未得到内务府下达的明确命指令,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飞艇只能暂时停留在福州城内待命。

毕竟,如果四处乱飞乱闯的话,不仅寻找起来十分困难,而且还可能会引发不必要的麻烦。

此外,大秦商会可是为内务府赚取巨额财富的重要组织,而白云飞本人曾经更是商会运输保安队中的一员,可以说是商会的得力打手。于情于理,他都必须要给商会这个面子。

更值得一提的是,春花皇后刚刚顺利诞下了一名继承人。尽管这名婴儿是个女孩,但考虑到春花皇后尚且年轻,日后仍有机会再次生育皇子的能力,因此大家对于这位小公主的降生,还是充满了期待。

不过话说回来,此时此刻的春花皇后刚刚经历过分娩之痛,心情难免有些复杂。尤其是得知自己生下的是个女婴后,要说心里没有一丝失望那肯定是不可能的,传宗接代可是指的男孩。所以眼下正处于皇后情绪最为敏感脆弱的时期,如果白云飞胆敢无视商会提出的合理请求,恐怕将会给自己带来不小的麻烦。

那时内务府会怎么想?

正在坐月子的春花皇后怎么看?

如果再让伺候春花皇后坐月子的秦皇知道,那秦皇会怎么想?

空天军虽然叫军队,可他还不是军队,秦皇和秦后能直接决定空天军的未来,如果失去了秦皇秦后的信任,一想到这些,白云飞甚至不敢多想。

他的团队二十来个人,全部窝福州城外最豪华的梅园里,二十几人整天看书、读报、喝茶聊天、打麻将,来消磨时间,耐心等待天竺传来内务府的下一步指令,不到三天时间,内务府的命令还没有传来。

《大秦时报》的报复讯息就报道了,消息已经登报了,虽然报纸上的描述很简单,可是描述同时还刊登了照片,虽然说照片拍的不太清晰,可大概情形还是能看清的。

最为关键的一点在于,《大秦时报》乃是官方所发行的权威性报刊,其在民众间的可信度堪称首屈一指。不仅如此,该报刊还配有相关的照片作为佐证,毕竟“有图有真相”向来被视为真理所在。

正因如此,前段时间那起引发舆论高度关注和热议的问题,工人及其家眷遇害事件,在《大秦时报》详实且深入的报道之下得以完美收官。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舆论并未就此偃旗息鼓,反而再度掀起一阵自发性的狂欢浪潮。此时的舆论观点出奇地一致,众人皆认为是他们自身不懈努力、齐心协力施压的结果,方才迫使秦皇不得不低下高傲的头颅,绞尽脑汁想出替那些不幸遇难者讨回公道、报仇雪恨的方法。

就连《文史报》也专门刊载文章宣称,此次事件乃是平民百姓取得的伟大胜利,是舆论发挥的强大作用成功为遇难者伸张正义、报仇雪耻。

尽管仍有一部分人对这种说法持有不同意见,但广大阅读报纸的民众可不这么想。要知道,自这件事伊始直至最终尘埃落定,各大报纸始终全程介入其中,积极追踪报道每一个细节与进展。

这般深度参与无疑极大程度地提升了读者们的关注度和参与感,仿佛读者们正亲自坐镇指挥着一艘飞艇,勇往直前地冲向敌人,只为给自己的同胞报仇雪恨,既消灭了敌人,自己损失几乎没有,这真他妈的提气。

而舆论恰恰是由成千上万,普普通通的读者所共同汇聚而成,在此番事件当中,再一次淋漓尽致地展现出,舆论那无坚不摧的巨大力量。

只要想有一个好名声,就必须珍惜声誉,注意舆论的发酵和导向,是天下民心所向的衡量标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