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1章 捷报的喜悦(1 / 1)

贞观小闲王 悟途 1369 字 5小时前

捷报的喜悦

如今的李承乾被李慎教导的并没有那么迂腐,不像其他人保留着封建思想。

有李慎的言传身教,李承乾的思想也跟着与时俱进,很多事情都会跳出来站在旁胱者的角度来看待。

而这也让他看到了不一样的东西。

虽然李慎从未教过李承乾为君之道,他也不会什么为君之道,但后世总结出来的一些经验教训还是很多地方可取的。

这种现代化思想是古代不可代替的。

“太子言之有理,这些商贾若是能够加以引导,的确会被朝廷所用。

不过也要注意分寸,若是太过提倡,百姓纷纷效仿,对于朝廷管理而言就增加了难度。

而且百姓若是都从商,无人耕种,很容易引起粮食不足。”

长孙无忌说了几句中肯的话,其实他心里也对商贾比较鄙视,别看他家也经商,

但他可是贵族,是宰相。

在这个没有尚书令的时期,他身为左仆射就相当于百官之首。

实际要比马周的中书令和于志宁的门下侍中还要大那么一点点。

他从来没有把自己经商当做是商贾之事,而是一种增加家族实力的手段而已。

“太子殿下,赵国公所言不错,商贾之道还需控制一些,不然百姓纷纷效仿起来,对于朝廷很不利。”

这一点上,马周也非常的赞同长孙无忌的话。

就连一旁的于志宁也跟着点头。

看到三人担忧,李承乾笑着开口道:

“诸位爱卿放心,本宫自然明白其中的道理,农乃国之根本,不可荒废,

所以本宫才一直没有同意纪王想要提升商贾地位的建议。

如今我大唐地大物博,人口稀少,还有数之不尽的良田可以开垦。

而纪王曾预言过,因为粮食的充足,大唐的人口会在十年内引来一次大爆发式的增长。

很有可能在百年时间大唐的人口会翻数倍。

纪王说,总有一天,天下会出现人多地少的时候,那时就要大肆鼓励经商,兴建作坊。

让一部人作为工匠或者是作为商人,来减轻土地不足的情况。”

李慎说的就是后期朝廷由盛转衰的情况,人口增加,土地兼并严重,最后老百姓生活不下去开始起义。

不管怎么说,李慎现在的身份是皇室子孙,他希望唐朝可以更加久远一些。

老百姓的日子更加好一些。

三人听到李承乾的话,沉思片刻。

他们没有想到纪王小小年纪居然如此深谋远虑,都在考虑百年之后的事情。

他们这些官员可没有那么长的眼光。

就在这个时候,外面传来高吟之声,一声西州大捷打破了宁静。

一名传令兵与一名侍卫跑了进来。

“报~~~启禀太子殿下,西州大捷,纪王殿下亲率兵马剿灭叛军上万人,俘获数万人。”

“什么?”李承乾闻言激动的站了起来。

而长孙无忌三人也是面露惊讶之色。叛军的事情才刚刚过去没多久,这大捷就到了。

长孙无忌脑海中反应出的第一个词就是杀人灭口,心中暗道,纪王好狠的心啊。

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行,居然去剿灭叛军。

“快呈上来。”李承乾没有想太多,而是想要快一些看到战报。

王忠立刻下去将奏疏接了过来。

李承乾打开之后发现,里面不止一封奏疏,而是有好几份,有李慎的,还有薛仁贵的,还有周道务的,甚至还有西州司马李将军的。

李慎的是总纲,其他人则是分别写出他们带领将士的作战详情。

最后还附带着一份功劳表,显得非常很正规。

李承乾没有看其他人的,而是直接看了李慎的,李慎的字一般不轻易示人,所以还是由长史王玄策代笔。

上面是他调兵遣将的经过,什么身先士卒,运筹帷幄等等先夸自己一顿。

然后才写出了战果,杀敌一万三千余人,俘虏一万五千余人,马匹一万一千余匹......

凛冽出种种,一目了然。

当然这里面不包括所得的财宝什么的。最值钱的就是那一万多匹马。

再者就是武器装备。

信中还提到希望将这一万五千多人借给自己修路,并且已经先斩后奏了。

李承乾倒是不在意这些,他在意的事纪王已经去剿匪了。

那这件事基本就算是结束。

“王忠,为三位爱卿宣读一下。”李承乾将手里的奏疏递给王忠,开心的吩咐道。

王忠立刻接过,开始宣读。杀敌多少,俘虏多少,我军损失大多等等相关事宜。

三人听后只有马周一人露出惊讶的表情,长孙无忌和于志宁都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人,

叛军对他们来说就是一群乌合之众,两万兵马去剿匪,简直太简单了。

这里面唯一让他们惊讶的是纪王亲自率兵,而不是躲在后方让薛仁贵去围剿。

“恭喜太子殿下,河西太子殿下,纪王此举已经给西州的叛军沉重的一击。

相信西州会比以前更加安定。”

马周开口先发言道,接着就是长孙无忌:

“纪王殿下身先士卒,实属百姓之幸事也。”

于志宁接着也表达了自己的赞许。

“哈哈,本宫这位十弟,虽然平日里喜欢玩闹一些,可在大是大非上从不含糊。

这次剿灭叛军乃是大功一件,本宫觉得明日要在朝堂上宣读一番。”

太子李承乾开心笑着。

李慎有时候还是很靠谱的,也很能给皇家长脸,但是丢人的时候也还是他。

难怪他老爹对李慎是又爱又恨,还说要隔三差五的打一顿,不然不好控制。

如今他还真就体会到了,刚刚不久前才平息的两件大事,现在又做出剿灭的大事,不是说自古正邪不两立么?

“呵呵,太子殿下说得对,这等功绩还是要在朝堂上宣读一下,也让众位大臣们高兴一下。

只是不知道太子殿下要如何赏赐纪王?”

长孙无忌笑了两声,然后试探性的询问道。

这次剿匪杀敌一万多,俘虏一万多,马匹一万多,就连武器装备都数万。

这妥妥的是大功一件,自然是要封赏的。

(肓,愎。我是文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