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沈明文教导,乡试的残酷(1 / 1)

沈明文教导,乡试的残酷

秦王府。

“从明日起,父王对外宣称身子抱恙,一直到乡试结束,这样比较稳妥。”宋时欢双手撑着脑袋,一副小大人的模样逗得宋裕大笑不止。

“都听阿欢的。”

“至于对外抱恙的原因......就说是被平王府的事情气到了,这样还能彰显出父王是个有情有义的长兄。”

她不仅要父王顺利躲过众人目光通过乡试,还要让秦王府收获一波美誉。

“阿欢,本王发现你的小脑袋瓜特别灵光。”

宋裕看向桌上摆着的一篇策论,故意拉长了语调,“这是在下刚写好的,能否劳烦郡主帮忙看两眼?”

屋门守着的六喜和迎春也忍不住笑出声来。

“咳咳......”宋时欢也清了清嗓子,“那我就看看,只看两眼。”

此言一出,六喜和迎春腰都笑弯了。

次日。

早朝的朝堂上宋裕的位置已经空了。

“秦王今日为何没来?”元祐帝问出了朝臣们都暗戳戳关注的事情。

“回皇上,秦王殿下因平王府的事情怒急攻心,身子抱恙,所以便告假了。”吴奇忙不迭的开口。

“好。”

元祐帝提前收到了秦王府送进宫里的消息,便极为爽快的应下了。

其他的朝臣们也都以为宋裕只是告假几日。

可渐渐的,众人觉得有些不对劲了。

第一日,秦王没有上朝。

第二日,依旧没有上朝。

......

第七日,依旧没有上朝。

有忍不住的朝臣跑到了梅知临面前,“梅大夫,秦王殿下的身子还要养多久才能好?”

“王爷是心病,说不准的。”

梅知临头一次觉得自己宛如一个招摇撞骗的江湖道士,“短则半载,多则三五载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这么久?”

梅知临的这番话犹如长了腿一样迅速传至四面八方。

百姓们感叹秦王重情重义的同时,对平王府也是更加不喜。

竟然让秦王殿下伤了身子!

......

几日后,秦王府。

“王爷抱恙的这一招实在是高明。”

沈明文连连点头,“若是还像之前一样大张旗鼓的去吉安府,未免有些打眼,如此行事,可悄无声息的前往吉安府。”

“阿欢想的招数。”宋裕脸上满是骄傲。

“王爷,臣今日前来,是想向王爷全面的介绍一番乡试。”沈明文想破脑袋才想出来了他能办到但叶士杰不行的地方,想以此来在宋裕面前露露脸。

“多谢太傅。”

宋裕自然不会放过这么一个开小灶的机会,立刻坐直了身子。

“乡试最重要的地方,在于通过后便有了做官的资格,所以乡试竞争的激烈程度是之前的院试不能比的。”

“为了一个做官的名额,人性的恶会体现的淋漓尽致。”沈明文定定的看向宋裕,“所以王爷一定要做好防备,防小人不防君子。”

“会有人暗地里做小动作?”宋裕眯了眯眼,“敢在本王面前做小动作,本王剁了那人的爪子。”

“凡是入口的东西,贴身的东西,都要小心。”

言尽于此,沈明文想到当初他乡试时见到的龌龊事,仍觉得心有余悸。

“乡试共考三天,在此期间就算是贡院起火也不能派人进贡院施救,考的内容包括四书五经,论判诏诰表,还有策论,但万变不离其宗,四书五经最为重要,决定能否上榜。”

沈明文抿了口茶水,“但按照臣的观察,能中榜首者,策论极好。”

点到为止。

宋裕眼中光芒大盛。

他如今已经不再是之前那个不善策论的王爷了!

“多谢太傅相告。”

沈明文见状嘴角微勾,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

就在沈明文说完乡试残酷程度后的第三天,宋裕收到了来自吉安府的信。

信是郭老爷寄来的,收到信的时候宋裕还有些纳闷儿,莫不是叶老头又写信骂他了?

战战兢兢的拆开信,看清信上的内容后,宋裕重重的拍了拍桌面,“竟还有此事,荒唐!”

一旁的沈清平冲着宋时欢使了使眼色,宋时欢立刻会意,走到宋裕身边拿起了信,同沈清平一起看了起来。

“郑方淫人妻女,还把人给杀了?郑方不是这样的人。”

宋时欢忍不住抬高了音调,郑方是典型的文人模样,最重礼义廉耻,怎会干出淫人妻女的事情。

“信上说,县衙里的县令已经要结案了,人证物证都有。”

沈清平指着信中的一处地方,缓缓开口。

若是没有先前沈明文的那番点拨,宋裕此时定然还只停留在惊诧和不可相信之间。

可如今......

只见宋裕冷哼出声,“只怕是乡试在即,有人想要郑方身败名裂,参加不了乡试。”

嗖——

两道目光几乎同一时间看向宋裕。

“父王的猜测可能性极大。”

“郑方是本王相中的好苗子,怎可这般被人轻易欺负了去?”宋裕再次拍了拍桌子,“本王要亲自去查此事。”

“王爷只管安心备考,至于郑公子那边,交给我便是。”

宋时欢闻言也点了点头,“父王,乡试在即,您不能分心。”

“如此,便交给你了。”

宋裕低头看着手里的书,真切的体会到了乡试的残酷。

一句举人可为官,便足以让人疯狂。

......

几日后。

一封叶士杰亲自写下的折子从吉安府寄出,最终递到了元祐帝面前。

早朝的朝堂上,元祐帝命吴奇念出了这封折子的内容。

就在众人摸不着头脑,不知为何一个小小秀才的事情会闹到皇上面前时,元祐帝缓缓开口:

“院试时,吉安府的榜首是个叫郭枫的。”

“除了折子,叶士杰还写了一封信,信上说这个郭枫愿意以性命作保,保郑方是清白的,并怀疑背后真凶意在乡试。”

“牵扯到科举,朕不得不重视。”

宋时欢设计了这样一个极为巧妙的桥段,让郑方的事情出现在众人面前。

“沈清平。”

“臣在。”

“你身为状元之子,便由你亲自去趟吉安府,查清此事。”

元祐帝大手一挥:

“凡涉及到科举,朕绝不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