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我的错好不好(1 / 1)

我的错好不好

这担保连让卫东都要犯嘀咕。

能换飞机的人,你敢说他没胆量翻天覆地吗。

但他是三四十年后的思维:“改革开放需要些有冲劲的人来带动,如果他真做错什么,违法违纪,该关关,该杀杀,现在这样拖着还是不太合规矩吧。”

老领导明察秋毫:“你也知道现在是穷得叮当响,到处都捉襟见肘的在出问题,他这种动不动就下猛药的做法,万一搞出什么乱子和损失,谁来承担责任,谁来弥补损失?你做决定不就开始犹豫了?”

让卫东咬咬牙:“那我说服他离开商州去做事。”

只要不在商州他就不用负责了吧。

还得是身经百战的老前辈有算计:“尤启立是什么心思,我比你更清楚,你是什么心思,我还是比你更清楚,好好为人民服务吧,人民也会记得真正善待他们的同志,当你有了可以弥补他损失的实力,我可以同意你的请求。”

让卫东还是听出来了,得把厂子真推动运行起来。

所以除了天天去机械厂,敦促大型抽真空机攒出来,冷库装起来,高温灭菌塔造出来。

就是在食品厂开始各种大锅烹饪猪下水试口味。

每头屠宰标准的百多斤猪大概有三十斤下水,烹饪处理以后是大概十来斤,脱水以后会更少。

损耗还是蛮大,所以按照挂来买很占便宜。

以前屠宰场一毛钱一挂都卖不掉,现在签了个十年协议价。

让卫东反复盘算过,既不让自己吃亏,也不让各方议论以后觉得是受了骗。

颇为别出心裁的按照商州街面上普通牛肉面的价格五倍收购。

只要市面上牛肉面的价格涨了,这下水收购价也自动涨,未来除非市里面有要求,爱克斯食品厂在同等价位下有优先续约权。

那现在商州一毛八的牛肉面,就定在九毛钱收购价。

每挂猪下水差不多提高近十倍的收益!

屠宰场每天几百头猪的屠宰量,每个月都增加上万收入,这可是啥都不用多做,废物利用的净利润增加。

甭管有没有领导在旁,都肯定忙不迭的签下来。

现在还积极感谢领导指挥有方,才给了屠宰场这么好的解决办法。

刚开始只能几十斤上百斤的试用,但几天内就迅速提升到七八百斤!

因为得练习猪下水的食材处理,顺着建设批量处理的环境,更是要用大锅、大罐来批量制作,揣摩要如何保证做出来的盐焗、酱香等各种味道好吃。

兰芝绝对算是极少数的离经叛道。

董雪莹也不一般,惊觉自己又不小心放电了。

使劲咬嘴皮关电闸:“你要怎么我都依你,但结婚是大事,不能这么随便,我的教训已经摆在这里,希望你不要犯同样的错。”

让卫东反而不会欺负人,好吧好吧:“我跟你说,离过婚真的不算啥,你也没比我大几岁,等到江州见见世面你就知道没人在意,我去了啊,今天可能不回来吃饭。”

董雪莹给汽车挥手再见,转身还是瘪嘴给女儿看,嘀嘀咕咕也是你要汲取妈妈的教训呀。

可目光又跟着远去的小汽车舍不得挪开。

让卫东终于觉得可以去见尤启立了。

之前都是董雪莹每个月以贸易行员工的身份去探视,汇报情况。

可拿定心思这俩月她都没咋去,尤启立的家人都带话问了。

让卫东坐在市郊看守所的接待室,把能说的说了下:“……情况就是这样,我跟老领导见过三次面了,每次都提到这个局面不合规,更应该有些探索的空间,他还是要等等看。”

已经快五月底了,整好一年时间。

从让卫东打定主意要跟着尤启立去见大世面,这才算两人正儿八经的面对面说上话。

擦身而过在巷子口提醒尤启立那帮人里有探子。

到尤启立在被抓的时候悄悄把笔记本丢让卫东背篓里。

两人都没有任何对话。

但这个历史时刻,依旧有制服坐在旁边。

而且不限于丁海峰这一个,光改委会就来了仨。

让卫东坐过牢,所以他才千方百计的避免自己再身陷囹圄。

因为他知道这种彻底成为社会边缘人的对立面抛弃感,断无那些键盘侠什么只关几个月几年算什么,出来还是条好汉的妄语。

绝大多数人哪怕行政拘留几天都会觉得人生完蛋了。

这种感觉太难受了。

可尤启立依旧气势非凡。

大马金刀的坐在那双手放膝盖上,饶有兴趣的看让卫东:“听小董提起过你好几次,首先感谢你把去年的水果采摘合同,公社沙石合同给弥补上,更帮万商贸易行尽可能挽回了损失,但我认为问题出在商州市依旧没有看清现实……”

让卫东使劲眨巴眼,都挡不住尤启立海阔天空的引经据典,把改开落后分子批得一文不值。

周围人表情都五颜六色,反正有人低头奋笔疾书,跟录写口供似的记录下来。

尤启立不怕:“我坚信DzY的改革路线不会变,我对万商贸易行的事业充满信心!”

让卫东就不喜欢这么喊口号:“万事万物改变都有个接受过程,粤东已经非常开放搞活,沪海都要相比差点,因为沪海有大量的工厂企业,关系到无数老百姓的衣食生活,商州更……”

尤启立马上皱眉:“小让,我发现你怎么也成了旧秩序的守护者,只有大刀阔斧的改革,才能让无数人的生活过得更好,多耽误一分一秒都是犯罪!”

让卫东无奈:“不是所有事情都要用这么剧烈碰撞的方式来解决,譬如去年底的水果采摘、沙石运输,如果没有补救上,那就是七个生产大队,两个公社上万群众的果林果树,砸出来石子都堆积如山,付出整年却颗粒无收,这样的局面你也不想看到吧?”

尤启立的思路是:“那造成这样的结果,错误在哪里呢?明明可以如约完成皆大欢喜的正常经济交易,被粗暴的制止喊停,是我的错吗?”

让卫东叹口气:“我的错,好不好?”

丁海峰都没忍住笑了。

都说和气生财,尤启立这脑瓜子,他这套做法就根本不是奔着做生意去的。

让卫东觉得要拉住两边儿的成见,自己真像是愚公移山。

太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