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反正都是看门儿的(1 / 1)

反正都是看门儿的

其实不用那迭空白介绍信,让卫东也能用之前的任何一张介绍信买到飞机票。

这玩意儿只是证明他在出差,去了粤州再来沪海就不能坐飞机?

别人看得多高大上的事儿,让卫东却大概明白也就是个身份限制,只要有介绍信大概齐都行。

所以这次他回江州,发现是坐的大毛子产的图154,就敢仗着介绍信去全方位了解。

因为理论上从大毛子那换飞机,就应该是这种型号吧。

哪怕这样匆忙离开沪海,没来得及留台相机,他还是尽可能的把飞机外观到内部都认真观察体验了。

缺点非常明显,这飞机得飞起来才有空调,这五月天已经有点热得只想脱衣服。

等飞起来那就是空中拖拉机,闹腾!

让卫东都抓紧时机跟空姐咨询关于这种飞机的“使用感受”,问就是我们厂在做类似配件。

总之让自己忙起来,才不会纠结在变成男人后的这场猝然变故。

可能女人都很难想象男人对自己的兰芝说过,当然那姑娘确实对谈论工商业没兴趣,她关心的什么文艺信息,让卫东又觉得是矫情。

“以前我只去过两次浙州,一次沪海,然后就平京北方,已经隐隐觉得沪海、浙州的工商业领先,平京的政策领先拿回江州,我们就是先人一步的优势,这次去了粤州,这种感受就非常清晰,以后要经常去这几处,我们就能样样领先!”

他没说的是这些领先有很多也是摸着石头过河,很多也是错的,但唯有让卫东可以明确的知道哪些方向正确,把京沪粤的这些领先直接搬到落后的西部重镇就够了。

沈翠月认真消化:“学到了,所以我说跟了你才是造化啊。”

让卫东都快忘了:“哎哎哎,又是那个什么……”

沈翠月笑:“巧言附和。”

司机简直舒服:“对对对!”

这时候再回想,他跟章兰芝真的啥都不合拍,也就突如其来的睡到一起,那种从未体验过的刺激迷花了眼。

本来对二十岁的大男生刺激就大,对他这种还迭加了四十年陈酿的爆发就更容易昏头。

好在这场洪水来得快也去得快,啪叽,就过去了。

释然好多。

也开始有说有笑。

然后意外的是抵达江州市商业局的大院,那台七万块的机器也被释放出来,放在车棚中央,原本用木条扣住的外包装都不见了。

幸好里面最后还用封条把操作台贴住,另外有把T字异型扳手算是这写字台一般的机器下部柜门钥匙。

让卫东一直揣兜里从粤州带回来。

电源线啥的都锁在里面,除非破坏撬开,就没法开动机器。

然后听说提货的来了,商业局楼上楼下居然哗啦啦的下来好多人围观!

都在争论这是个什么机器。

原来到了这几天,所有归属江州商业外贸部门之下的各家企业都来陆续带走自己的东西,唯独剩下这外来户的奇怪进口机器。

几乎所有江州本地的厂矿,工业研究部门,还有商业局这些基本都是从各厂出来的干部经过都会问,这玩意儿是干嘛的。

因为稍微懂行就能看出来这是台攒出来的机器,不是那种大厂标准化生产有铭牌的工业设备,很让人好奇。

让卫东心里纠结下,到底让人知道这是面巾纸、卷筒纸生产线的一部分好不好?

会不会启发了谁抢老子的市场。

但转念一想,连他都只知道是局部,谁看了这玩意儿能知道前后工序怎么样,甚至连成品是什么样子都不知道吧。

于是笑着打开柜子,叫狗蛋他们几个协助把机器抬到有插座地方,连接电源,检查好那三大卷原料送到入口,其实这会儿让卫东已经觉得有点不对劲了,摸着咋不像纸?!

当时章兰芝说叫什么舒适毛巾来着?

难不成这是什么一次性毛巾?!

那这七万块才算是真的丢进水里,连响动都没。

这年头毛巾又不是什么稀罕物,谁会买这玩意儿啊。

甚至放到四十年后都没人喜欢用一次性的。

心慌。

就是三个成人手臂长度那么宽的白色“轮胎”卷,不是很重,俩小伙儿按照他的指挥就能把装好原料的架子固定上,这架子也是拆了的,组装很简单。

真就像三大卷卷筒纸牵着一头顺进台面一头。

难道这卷筒纸是三层的?

揩屁股一定很爽。

整个台面这一半都是复杂的各种旋钮调节,保证里面的辊筒能让经过的纸张被碾平挤压,松紧都是手动调节。

另一半就是绿色的橡胶台面,还有些辊筒之类。

让卫东那天看到的就是这样,后面交流的其实是章兰芝,但这次走得断然决然居然忘了交接这个细节!

好像她还记了本文字,哭起来忘了给?

反正让卫东当时想的都是拿回去机械厂慢慢破解。

现在忐忑的简单解释下:“纸巾,能让千家万户都用上的纸巾,跟草纸、皱纹纸的功效一样,但更柔软舒适。”

干部们全都恍然,有人还伸手摸摸:“嗯,是很软。”

但主要是全都敦促他通电运行看看。

沈翠月肯定也没见过,兴致勃勃的边上看,还顺便督促狗蛋几个别呲着牙咧着嘴,给东哥丢人了!

她也不说自个儿脖子伸好长。

让卫东还搓搓手,撕开封条确认通电,很有仪式感的按下按钮。

起码现场有四五十人围观下,机器真就运行起来,三大卷筒纸被同时拽进去,各种迭压,模具压切,然后迅速飞出来……居然是一片片的姨妈巾?!!

本来是还带点邮票那种打孔牵连,但最后橡胶台上的辊筒,就把多余的废料卷走,直接推出一张张姨妈巾?!

如果不是刚在飞机上给章兰芝拿过,又帮她买了几包。

让卫东都认不出这年头的姨妈巾,是那种没有斧柄的斧头形状,加上中间交叉压印,还真的像个“风”字。

章兰芝使用过几次都打死不说到底哪边在前。

但绝对是这玩意儿!

反正他都愣住了,老子七万块买了台姨妈巾生产机?

等等,这玩意儿这么简单的吗?

他立刻关机扑到那三卷原料边观察,果然上下两层是薄薄的布,中间像是棉,远看都是白色成卷,他还以为是一样的。

当时实在是太匆忙了,又有语言障碍。

翻译还做事不认真,晚上更露宿街头,后来几天哪有时间讨论这机器,全都在这呀那的,总之阴差阳错的把细节忽略掉!

这时候干部们已经一拥而上,纷纷伸手拿起“小斧头”翻来覆去的啧啧:“这也是草纸吗?”

还有人擦脸凑鼻子上闻,多推崇享受进口货的样子。

让卫东实在是不好意思说这玩意儿是干嘛的了,怕得罪人。

看了四十年的门,这点起码的单位情商还是有。

只能说:“嗯,差不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