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2章 去去就来(1 / 1)

乾隆听闻,原本温和的面容瞬间沉了下来,眉头紧紧拧成一个“川”字,眼神里满是心疼与不悦。

他语气不自觉地强硬起来,“没有了!你们就踏踏实实。

在现有的基础上钻研,莫要再来烦扰朕的云儿,她现在经不起折腾。”

萧云见状,伸出白皙纤细的手,轻轻拍了拍乾隆的手臂。

她声音轻柔,“弘历,莫要担忧,不过是画几张图纸罢了,不碍事的。

你和阿里衮先聊着,我去去就来。”

阿里衮一听,激动得眼眶微微泛红,“扑通”一声双膝跪地。

他腰弯得极低,额头几乎贴到了地面,声音中带着难以掩饰的感激与兴奋:“臣谢过国师的大恩大德!”

乾隆看着萧云,满心不舍与担忧,忙伸手拽住她的手腕,生怕她会累坏一般,“云儿,千万莫要勉强自己。

若是累了,即刻停下,朕实在心疼你。”

萧云回以一个温柔至极的笑容,“你放心,画几张图纸而已,于我而言并非难事,不会累着的。”

说罢,她莲步轻移,身姿轻盈地来到书案前。

书案之上,笔墨纸砚早已整齐摆放,散发着古朴的气息。

萧云轻轻抬手,挽起衣袖,露出一截如雪般莹润的小臂。

她的手指修长而灵活,缓缓拿起毛笔,在砚台中轻轻蘸墨,动作优雅而专注。

稍作思索,她的目光变得坚定而有神,随即下笔如飞。

一时间,暖阁内安静得只剩下毛笔在宣纸上摩挲的沙沙声。

很快,萧云笔下出现了轻便迫击炮的轮廓。

这款迫击炮体积小巧,便于携带,是战场上灵活作战的利器。

炮筒较短,全长仅80厘米 ,采用高强度的铸铁材质。

制作时,先将铸铁加热至1200c左右,使其融化成液态,然后倒入特制的圆柱形模具中。

模具内部光滑且尺寸精确,确保炮筒内径均匀,内径为5厘米。

待铸铁冷却成型后,还需对炮筒内部进行镗削加工,进一步提高其内壁的光滑度和精度,以保证炮弹发射的稳定性。

迫击炮的底座是一个宽大的圆盘,由熟铁打造而成。

圆盘直径40厘米,表面刻有细密的防滑纹路,纹路深度约2毫米,以增加与地面的摩擦力,防止发射时底座滑动。

在底座的中心位置,有一个与炮筒相匹配的连接装置,通过螺纹紧密连接,确保炮筒安装稳固。

炮弹是这款迫击炮的关键部分,采用薄壳铸铁制成。

炮弹外壳厚度仅为3毫米 ,内部填充约0.8千克的火药和铅丸。

火药采用改良后的黑火药配方,燃烧速度更快,爆炸威力更强。

铅丸直径5毫米,每颗炮弹内填充约50颗铅丸。

当炮弹发射后,在目标处爆炸,铅丸会向四周散射,形成大面积的杀伤范围,杀伤半径可达15米左右。

迫击炮的发射角度可在45度至85度之间调节,通过调整炮筒尾部的角度调节装置实现。

该装置由一个螺杆和一个角度刻度盘组成,螺杆螺距为3毫米,每旋转一圈,炮筒角度改变2度。

在正常情况下,其射程可达800米左右,能对近距离的敌方目标造成巨大威胁。

萧云笔下的铠甲设计,兼顾了轻便与防护的双重需求。

主要材质选用精钢,精钢经过反复锻造和淬火处理,硬度达到hRc50以上,韧性也得到极大提升。

制作甲片时,先将精钢切割成大小合适的方形坯料,坯料边长约10厘米。

然后通过冲压工艺,将坯料冲压成中间略凸、边缘圆润的甲片形状,甲片厚度控制在2毫米左右。

每一片甲片的边缘都经过精细打磨,呈光滑的弧形,既能有效防止刮伤皮肤,又能在受到攻击时分散冲击力。

甲片之间用坚韧的牛皮绳串联起来,牛皮绳直径约5毫米,经过特殊的防水和防腐处理,耐用性极强。

连接方式采用交叉编织法,确保甲片之间紧密相连,又不失灵活性。

为了减轻重量,在肩部、肘部和膝部等关节部位,采用柔软且坚韧的皮革连接。

皮革选用上等牛皮,厚度为3毫米,经过鞣制和油浸处理,柔软度和耐磨性都达到最佳状态。

这些关节部位的皮革连接片呈弧形,贴合人体关节的活动曲线,既能保证关节的自由屈伸,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提供防护。

头盔则采用整块精钢锻造而成,头盔高25厘米。

顶部设有五个直径为2厘米的透气孔,透气孔内部安装有细密的金属网,既能有效通风透气,又能防止异物进入。

头盔内衬柔软的棉布,棉布厚度约1厘米,经过特殊的抗菌处理,既能让穿戴者感到舒适,又能保持头盔内部的清洁卫生。

整套铠甲重量控制在15千克左右,相比传统铠甲,重量减轻了约三分之一。

却在防护性能上有了显着提升,能够有效抵御冷兵器和火器的攻击。

萧云在一旁全神贯注地画着图纸,沉浸在自己的设计世界里。

阿里衮和乾隆四目相对,阿里衮只觉得那目光仿佛千斤重担压在身上,让他有些喘不过气。

无奈之下,他只能硬着头皮,顶着乾隆的威压,没话找话,聊起了之前新型武器的实验结果,“皇上,新型枪支,臣已经带人亲自试验过了。

射程比之前,增加了近百丈,达到了两千五百余米。

击中目标时威力巨大,能轻松穿透半米厚的木板。

只是精准度方面,在远距离射击时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偏差大概在十丈左右……”

乾隆静静地听着,偶尔从鼻腔里轻轻哼一声,算是给予回应。

阿里衮心里清楚,皇上这是不满他打扰了国师。

可他实在是没有办法,若是没有国师新的图纸,内务府的研究,便会陷入僵局。

大清的军备,发展也将停滞不前。

他只能盼着国师,能尽快完成新的设计,为大清的国防带来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