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2章:一怒之下怒了一下(1 / 1)

:一怒之下怒了一下

元界智控最新的待遇调整方案,其待遇下限就比那些顶级大厂要高,而上限期望值更高。

因为有两大复利效应加持,使得上限非常高。

一个是每年涨薪8%,可以连续涨20年;另一个是每提升一个职级,待遇比上一个职级多30%。

理论上,一个程序员在P1级岗位干了20年,在不考虑他20年都没有升职加薪的情况下,他在20年里可累计获得1144.05万元的工资,平均年薪为57.2万元左右,已然是入职程》规定,在董事会层面,常务董事与董事的决策权力平等,但在公司运营层面,则是常务董事的实际权力更大,因为其直接参与管理并掌握执行权。

总体来讲,常务董事更具实权。

常务董事作为核心层高管,掌握日常经营管理权,比如审批预算、调度资源、任免下属等,实际控制权更强。

在一些特殊场景,比如董事长、副董事长或ceo都缺位时,常务董事可以被授权代行最高管理权,比如临时主持工作,此时的权力就远超普通董事。

元界智控的董事会内部也是能分四个层级的,作为公司创始人的陆安是董事长,在元界智控绝对的说一不二的存在,这自是无需多言,属于元界智控唯一的T0级别终极大Boss。

董事会内部T1级别则是三位副董事长,孟秋颜、镜宣和于长乐三人。

不过其中的孟秋颜比较特殊,相当于准T0级别,大家都知道她是大Boss的女人,在何亮他们的眼里,孟秋颜是元界智控的老板娘。

而且不是花瓶角色,大家也见识到了老板娘管理公司的能力,公司新的顶层架构就是她负责制定的,花瓶显然处理不了这样的工作。

到了董事会的T2级别则是四大常务董事,胡成良、蒋余年、何亮和郑侯文。而T3级别则是五大普通董事,方雨舟、杨毅成、张闻捷、楚骁和张鹤之。

此刻,张闻捷正在跟何亮发私信:

何亮回信:

公司的初创团队30人里,何亮、张闻捷他们28人全都被提拔重用了。

最差的也是一个部门总监,对应职级是m4级。

唯独李韬和马俊强这两个人,在公司最新的人事调整中,两人各自被分配到了一个不重要的部门去任职部门经理,职级是m2级,在初创团队30人力垫底。

这两人看到公司对他们的人事安排调整,李韬面色铁青,马俊强的脸色也是极其难看。

他们两个此刻的心里是有一万个不服,凭什么同期入职的那些人不但个个都有原始股,而且还都猛猛升职加薪了,结果自己没有原始股还只混了个m2级垫底。

和同期入职的那些人比较,这种巨大的落差,让他们两个心理严重失衡。

李韬始终觉得自己不比于长乐差到哪里去,结果于长乐居然被提拔到了副董事长兼任公司ceo,那自己再差也得是个常务董事起步。

此刻的李韬在心里大骂陆安是瞎了眼,马俊强也觉得自己起码也是个董事。

但面对公司对他们做出的安排,他们的反应是,一怒之下就只是怒了一下。

到底是没敢跳起来反炒了陆安的鱿鱼,因为他们担心离职后,下家未必能有现在的待遇好,m2级对应的待遇是32.5万元的年薪,之后每年涨薪8%。

而且按照入职满三年后就可以获得虚拟股权配股资格,他们入职到现在也差不多快满一年,再有两年就可以配股了。

虽然只是虚拟股权,只有分红权,没有表决权,也不是原始股,但新的方案也不需要自己掏钱行权认购。

此外,新的方案是满足要求就肯定会有虚拟股权保底配置资格,他们两个也根据新方案结合公司目前的产品利润大体盘算过,作为公司的初始团队成员,旗下的机械臂产品的利润率他们也是知道的。

粗略一算,哪怕是按照最新方案最低档位起配置,来年的现金分红也能有个三万,要是公司发展的好,以后的利润高越来越高,一年到手的分红十几万甚至几十万也不是不可能。

他们现在也知道元界智控正处在高速上升期,未来前途无量。

基础工资有32.5万,分红预期给算个10万,再加上年终奖之类的几万块,粗略一算全年收入能有近50万上,而且每年稳定涨薪8%,干的越久拿得越多。

若是离职了,还真不一定能在下家找到同等待遇。

两人一方面心中无比愤怒,另一方面又没有勇气辞职,更舍不得现在的待遇。

精致利己又无魄力勇气,是这样的,那只能是一怒之下怒了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