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治乞降
即便袁雄眼下对吕蒙很是不满,但他却不能不救吕蒙,因为这小子可是他一直以来相当欣赏,甚至想要待其立功后,举荐给孙策的人才。
原时空中也是如此,吕蒙出身寒门,姐夫又早死,而且他还曾经犯下杀害军吏的大罪,最后就是因为袁雄的照顾,不但免于处罚,还被孙策、孙权兄弟俩看重欣赏,同时又被张昭等淮泗大佬视为本派系大将,极力举荐提拔。
可谓是左右逢源,螺旋上天。
吕蒙发达之后升迁如此之顺利,袁雄是他绝对绕不过去的恩主之一。
“朱将军,此子乃我爱将邓当亲兵,素来机敏过人,此时异动,或真如邓当所言,有奇计献上。”
袁雄出列,先是冲着朱治恭敬行礼,随后建言道:“不如先听听他想要说些什么,然后再做决断不迟。”
袁雄的话立时缓和了场中的气氛。
朱治略一沉思,旋即点头赞同。
他挥了挥手,示意戒备的亲兵放开吕蒙,然后决断道:“且让他说。”
吕蒙长松了口气,刚才他也是被吓的不轻,还以为自己死定了。
不过他也是从小胆大,而且上进心极强,当即恐惧之心消退,建功之意又生,朝着朱治、袁雄大拜道:“将军且听我一言,眼下诸将军所议之事,只在于孙将军之下落。既然如此,何不一问凌家童子?”
说到这里,吕蒙又转头对着凌统道:“凌小哥乃是前来劝降,如可从实相告,当有助汝不辱使命。”
朱治眼睛一亮,当即对凌统问道:“阿统,外面究竟是何境况了?”
一时之间,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凌统的身上,可他并没有的背刺了对方,不但无须任何代价,还反过来拿到了丹阳郡,可谓是赚的盆满钵满。
可现在却不是了,孙策由始至终都被刘封玩弄于股掌之间。
江东人也不是傻子,刘封对孙策的放任,有识之士也都能看出来。
但这件事能看破,却没法说破。
因为说破了不但于刘封无损,反而会祸害他们自己。
盖因刘封这两年干的可都是勤王之事。
因此,朱治对孙策也是颇有抱怨的,要不是他这人知恩图报,都未必会在余杭、钱塘起兵响应孙策。
对于朱治来说,刘封此时这番话,其实是在给对方台阶。
朱治只要顺着刘封的台阶往下走,言说自己力劝孙策离开袁术不成,就背弃孙策,返回故鄣了。
如此一来,刘封自然也能顺理成章的宽恕朱治,为自己拉拢到一批本地士族。
可朱治却沉默起来。
刘封倒是神情不变,可其他人脸色可就不对劲了。
太史慈、周瑜、高顺、贾逵等诸将脸色都有些变化,看向朱治的目光很是不善。而朱治的嫡长子朱才,外甥兼义子朱然,心腹凌统可都是心急如焚,恨不能替朱治答应下来。
可不论是谁,都不敢在这时候插话。
因为刘封还没开口。此时的刘封已经有足够的威望和影响力,足以震慑场中众人。
过了好久之后,朱治缓缓跪下,冲着刘封叩首道:“治,凡才也,蒙孙破虏恩中,举治为孝廉,又带在身边,指点兵法要义,此恩重如山也。此番对抗天兵,实乃是罪无可赦。”
朱治说到这里的时候,刘封的笑容已经开始转冷。
在他看来,朱治这何止是不上道,这是反过来要挟自己了啊?
不过接下来朱治的话,却是让刘封有些意外。
只听见朱治继续说道:“如今王师大获全胜,罪臣俯首乞降,治不才,愿单骑前往山阴,劝说孙家来降。”
刘封恍然,原来朱治居然还想要捞孙家出坑。
姑且不提朱治能不能成功,能有这份心思,倒是让刘封很是欣赏。
随着刘封地位的越来越高,也渐渐发生了一些有趣的变化。
虽然刘封依旧重视才能,但不可避免的对性格忠诚的人有着更高的容忍度和欣赏度。
如果朱治是为了自己家在故鄣的地位势力和自己谈条件,那刘封会毫不犹豫的用朱治来做儆猴的那只鸡。
可朱治居然是为了孙家,甘冒杀身,甚至是灭族的风险向自己乞求一个机会。
这给刘封的感受可就截然不同了。
刘封当即就觉得心中的不悦已经彻底化作了欣赏。
刘封故作叹息一声,再度将朱治搀扶了起来,随后又将滑落的披风重新给他系好:“人言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昔日孙破虏所为,滴水乎?今日朱公所为,涌泉乎?”
刘封态度的转变,看的程普、黄盖、韩宴、袁雄等人心生激动,不约而同的朝着刘封叩头起来,口中喊道:“罪将愿以死赎罪,只求征南能给孙氏一个恕罪的机会。”
孙军主力精锐俱已尽送,如今已经再没有翻盘的本钱。
程普等人也是非常清楚,他们乞求的是刘封能够饶恕孙家,即便不能饶了孙策,也希望刘封大发慈悲,放过孙权等人。
对于到底怎么处理孙策,刘封其实自己也没有下定决心。
从稳健角度来看,自然是杀了为好。
孙策的野心太大了,他从来就没想过要臣服于何人麾下。
即便是当初寄居在袁术麾下,也是三天两头的想要拿回父亲部曲,好回江东自立。
但平心而论,孙策的能力还是相当不错的,在江东野战几乎没输过,不但善于用兵,还颇有智略,把刘勋骗的几乎毫无还手之力。
况且孙策此人也不是没有牵挂,他不但是个大孝子,还是个好兄长,对弟弟妹妹当真是长兄为父,对孙权、孙翊更是不计成本的栽培。
若是以孙家家眷为质,孙策的确是有把握控制的住的。
还有一点,孙策在会稽可真杀了不少人,虞翻、贺齐眼下可是恨不能生食其肉,这也是一个需要考量的地方。
思索再三,刘封还是没有给出准话,而是对着朱治郑重道:“朱公,且容我细思。”
朱治、程普等人俱是大喜,刘封能有这个态度,就足以让他们感激涕零了。
至此,整个战场也已彻底收尾。
朱治所部的投降,正式宣告了钱塘之战的结束。
此役,刘封大获全胜,孙策几乎仅以身免,麾下诸将除亲军校尉陈武追随突围外,再无一人幸免。
别看山阴会北还有孙家近万之众,可这些兵马真正可信的只有吕范所部两千人,孙权亲兵数百人。
除此以外的其他部众,不立刻造反就算对孙策忠心耿耿了。
此时虽已大获全胜,但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却依旧不少。
首先,还得平定整个会稽,北会稽还好,虽然还有孙策残兵留守,可谁也不会把这些人当回事情。
本来北会稽就是沸反盈天了,完全是靠孙策的武力镇压着。
如今孙策主力已烟消云散,刘封更是已经渡过了钱塘江,占领了余暨。
只要北会稽的士族豪强们不是蠢到家了,又或者胆小如鼠,必然会想尽办法袭杀各自县邑中的孙家骨干,以此来发泄之前的怨愤,同时也好在刘封处邀功。
以会稽郡士族豪强始终一贯的桀骜不驯来看,恐怕他们会在得到消息的郡。
这里比会稽还要麻烦,还没有海路运输的便利,可偏偏却是战略要地,不能轻易放弃。
失去豫章,等于把江东精华所在的丹阳、吴地和北会稽送到了对方的兵锋之下,这是极其愚蠢的。
荆州刘表素来有侵吞豫章之心,若是真让他占领了豫章,那等于把战略主动权交到了他的手里。
刘表据豫章后,可以随意攻略江北,出兵丹阳,切断会稽,奔袭吴郡,几乎是防不胜防。
因此,豫章也是如今的当务之急,必须要尽早控制起来。
不过这一切,都是后面的事情了,眼下是先进驻余暨县,犒赏全军,传檄北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