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投身刘表(1 / 1)

投身刘表

投身刘表

庐江是他好容易才弄到手,又苦心经营了两年多时间的老巢,刘勋如何舍得放弃这里,更别说他还野心勃勃,视眼下为千载难逢的良机了。

“德珪,我这边暂且先虚与委蛇,你可请刘使君从速来援。”

刘勋既然已经做出了决定,那自然是要催促刘表赶紧下注的:“刘封手里也有两三万人,左将军一降,那汝阴、慎城、下蔡一线就将全线崩溃,刘备不日即可南下寿春,与刘封会师。到那时候,即便不算左将军的降兵,刘备军也至少当在五万人以上。”

“眼下舒城只有万人守备,城中周家、郑等家族还未必同我是一条心。”

刘勋故意露出忧心的神情,不安道:“若是对方继续南下,舒城恐难支撑。”

蔡瑁心中冷笑,觉得刘勋是色厉胆薄,既野心勃勃,却又胆小如鼠。

可面上却是冠冕堂皇的保证道:“子台你且放心,我必催促黄府君尽快发兵东进来援。同时,我主还会另派使节,前往寿春面见玄德公,对其陈说前因后果,以化解兵戈。”

刘勋听到蔡瑁提起此事,他郑重其事的询问道:“德珪,刘使君可有派人前往朝中运作?”

刘勋敢于如此大胆的投效刘表,究其根本原因,不过三条。

三个郡国了。

孰轻孰重,刘备应该能分的清楚。

这就是刘勋的底气。

或许会有人觉得刘勋没脑子,可实际上历史上的刘勋就是如此这般的。

建安三年时,曹操起大军大举南下征伐袁术,一路势如破竹,三战三胜,阵斩桥蕤、李丰、梁纲、乐就四员袁军大将,打的张勋溃逃五百里。

直接把袁术打的抱头鼠窜,龟缩在寿春城里等死。

当时曹操兵临寿春城下,孙策已经横扫江东,与庐江隔岸相望。

在这种情况下,刘勋和曹操还是老交情,挚友级别的关系。

刘勋居然不但没有投降曹操的想法,甚至在袁术死了之后,主动接纳了袁术的女婿黄猗和从弟袁胤,随后,他还带人半路伏击想要去江东投奔孙策的杨弘和张勋,俘获大量人口和财帛,带回舒城。

这是什么操作?此时的刘备哪里比得上原始空里这时候的曹操有威势?刘封又何如横扫江东的小霸王有威名?

刘勋的行动这不比现在这个时空更胆大疯狂?这可是公然和曹操、孙策同时作对啊。后来孙策过江攻打刘勋,正是刘表派了江夏军来救援,黄祖的嫡长子黄射亲自带兵,还把最精锐的长射军给带上了。

可见刘勋和刘表其实早就暗中有很深的关系了。

刘勋的底气大半来自于刘表,因此他对蔡瑁可是相当客气,当即恭恭敬敬的谢过刘表和蔡瑁的援手,并再次许诺对蔡瑁必有厚报。

至少这个态度让蔡瑁很是满意,也再次保证一定会全力以赴,援助刘勋。

随后刘勋又跟蔡瑁讨论了一些细节,同时蔡瑁决定亲自返回江夏,催促黄祖出兵。

刘勋虽然不太乐意蔡瑁离开,但对方义正辞严,而且理由充足,无奈刘勋也只能放人。

临别之际,刘勋还奉上了许多礼物,其中不乏珍惜之物,比如刘勋费了不少力气才弄到的雪盐和霜糖。尤其是霜糖,这可是袁术的最爱,几乎与蜜水一个层级了。

这些礼物让蔡瑁笑逐颜开,很是谦让了一番,最终满载而归。

当天晚上,刘勋亲自设宴款待袁胤和杨弘。

杨弘在宴会上为刘勋陈说厉害,同时极力夸赞刘封年少有为,力劝刘勋弃暗投明,归顺刘备,甚至还拿出了一个袁胤都不知道的条件。

如果刘勋觉得郡守职位低了,刘备愿意表举刘勋前往雒中,甚至愿意向刘勋做出保证,最少也能给他争取一个九卿职务。

这诚意可就相当大了,毕竟你刘勋也就一个郡的地盘,眼下的局势已经不再是诸侯讨董那会儿了。

那时候一个郡已经是相当不错的起家地盘了,绝大部分的诸侯都是这一个档次。

可现在情景已经大不相同了,经过几年的征战吞并,眼下的诸侯哪个不是跨州连郡,客观事实上已经没有你这种小军阀的出路了。

交出地盘和兵权,去雒中当高官,未必不是一个好结局。

更别说如果刘勋愿意选择这一条路的话,刘备还许诺了每年会给他送钱五十万,粮三百石,雪盐五石,霜糖五十斤,绢帛两百匹。

可谓是周道到家了。

至少杨弘自己都心动了。

刘封还是希望能够传檄而定庐江,少一份战火就少一份伤害,况且还能争取时间。

可在刘勋看来,自己有庐江在手,什么钱粮绢帛没有?用你施舍给我这些东西?

谈判自然是不欢而散。

杨弘直到最后都在劝说刘勋,甚至劝的刘勋有些不耐烦了。

无为而治,并无什么强势兵力。

唯有刘表,既有足够的实力,也有足够的动力干涉庐江。

“舒先生所言甚是。”

刘封赞赏了一句之后,又问道:“那诸君是否可以教我,是何人欲插手庐江?”

刘晔和周瑜对视一眼,齐齐笑了起来,却都没有开口。

倒是袁术降将中的师茂试探道:“我曾受左将军之令,暂驻庐江。在那段时日中,刘勋与荆州贸易往来相当密切。”

“此事插手者,或为刘景升。”

刘封赞同的点点头:“刘景升虎踞荆襄,素有向外扩张之意。蜀中刘焉身死之时,就有刘表挑唆益州豪强作乱,企图趁乱取利。随后又北上企图收复南阳,与西凉军在此战战和和多次。可见其人素来有扩张之心。”

“好他个刘景升,我等辛辛苦苦打进寿春,他倒好,躲在后面想捡好处,当真是当我们死人吗?”

潘璋登时大怒,起身就冲着刘封请缨道:“少主,末将请为先锋,先破庐江,再破江夏,到襄阳去问问这条老狗是何居心!”

“放肆!”

刘封勃然大怒,呵斥道:“胆大妄为,刘景升乃是朝廷所命的荆州牧,成武侯,文珪安敢如此放肆。还不速速退下。”

潘璋被刘封一训,立刻低头退了回去。

他倒是不敢对刘封有半分怨怼,反倒是把这仇给算到了刘表和刘勋的脑袋上。

都是这两家伙害我为少主呵斥,日后若有机会,定然要报此仇。

呵退了潘璋之后,刘封看见场中有些冷场,主动开口道:“眼下庐江生变,根源确实很可能是刘荆州。”

既然决定了幕后黑手,那刘封就继续问道:“若真如此,封该如何是好?还望诸君教我。”

张辽倒是第一个发言道:“将军,不论刘勋是否有异心,当务之急,当先遣一军,进驻合肥。”

刘封看向张辽,眼睛里有些异色:“合肥?”

“正是!”

张辽虽有所察觉,却不引以为意,自顾自侃侃而谈道:“合肥乃是南北要冲之地,我若得之,则庐江为我所制,若为刘勋得之,则我大军南下必为合肥所阻。”

刘封点头赞同:“文远将军所言,与我不谋而合。”

说着,刘封露出了一个自信的笑容道:“早在入寿春之后,我已传信给太史老师,令其分五百精骑与梁道,让梁道都督其所部即刻南下,进驻合肥。三日之前,此事已成,梁道此时已经接管了合肥城防。”

张辽赶忙拱手道:“将军深谋远虑,辽敷言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