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8章 难产的兵团指挥官(1 / 1)

难产的兵团指挥官

温三回到徐州的时候,老万的征兵工作已经进行了一大半了。

按照当初的设想,采用抽调骨干,招募普通兵员的方式,组建一支新的兵团。

总兵力在十五万左右。

这支部队的核心成员近十万左右要在自己的地盘上召集,并完成初步训练。余下的五万,将在当地征兵,组建一支混编部队。

他们的主力职能是控制,林良国等多名总指挥部的分析和考虑,决定抽调后勤支援部的王强来当这第五兵团的司令,副司令则由原游击队大队长徐成华担任。

王强也是温三手下的老人了,先后担任辎重营营长,团长,后勤部支援旅旅长,支援部部长等职务。

在物资调配方面,王强是很有一套的。好长一段时间,温三手下各部的后勤补给都由王强来处理,不管是运送兵员还是武器弹药,经验都相当的丰富。

或许在一线指挥打仗方面,王强的能力稍弱,但在后勤补给方面,没人比他做得更好。后面他又在军校高级指挥官培训班多次进修,带这个二线兵团,能力是绰绰有余。

只是把他从后勤支援这个重要岗位调走之后,这边又要重新安排合适的人员接手。这个头痛的问题只能由老万等人来解决。

徐成华的情况相对来说简单多了。随着国内形势的改变,游击大队的存在感越来越低,敌后作战的机会也越来越少了。

后来各集团军成立山地作战部队,徐成华的手下大量的游击队接受正规化训练,成为山地部队的优质兵员。

徐成华也成为一名山地旅的旅长,随后经历多次作战,积功升为师长,以及第二集团军下辖的作训部部长。

抽他出来当第五兵团的副司令,算是直接拔了高了两级。对徐成华来说也算是一件喜事。以他现在的指挥作战能力,短时间内想要获得这么大的提升,基本不大可能。

经过多方协调,第五兵团的两位重要人物终于确定了下来。中下级指挥官主要从原游击队,铁路支队中抽调,组成骨干力量。

作战能力方面不用过多考虑,主要确保这些人的忠诚度。这些兵跟着温三摸爬滚打这么多年,经历过的大小战斗无数,忠诚度方面绝对没有任何问题。

听了老万详细的报告,温三直接在抽调名单上签字确认。并把王强和徐成华二人叫到总指挥部,跟他们交待一些重要的事情。

随着各级指挥员快速到位,第五集团军总算是把框架搭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