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高智能化生产车间,网友泪崩!(1 / 1)

就在网友们感叹的同时。

观光车已经行驶到了厂房的大门口。

刚下车,每个人手里都被塞进了一顶安全帽。

众人也没多问,乖乖地戴在了自己的头上。

“我们星海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工厂一共有四个生产车间。

分别是冲压车间,车身车间,涂装车间和总装车间!”

秦霄介绍道。

众人朝前望去。

只见一个个巨大的玻璃方盒子,沿着这条道一字排开。

细数一下,一共四个。

正对应了秦霄所说的四个车间。

“秦总,贵公司没有大压铸车间吗?”

就在此时,一脸疑惑的赵兰不解地问道。

秦霄摇了摇头。

“大压铸车间,我们倒没有!”

秦霄的话刚说完。

正在观看直播的许朗猛地笑出了声来。

“这年头,哪家新能源车企不玩大压铸!

现在可不单比车辆的数据。

就连压铸机的吨位也是每家拿来对比的重头戏!”

自打特斯菈将一体式压铸的技术运用到造车上后,国内的车企也纷纷跟进。

搞出了自己的一体式压铸。

而特斯菈那6000t的压铸机也时常拿来和其他车企的压铸机进行对比。

像是蒙克的7400t压铸机。

高塔的9000t压铸机。

慧极的t压铸机。

就连之前不愿意搞一体式压铸的冠迪,也在去年弄了t的压铸机。

甚至还准备和压铸机的厂商共同研发t的压铸机。

可以说,在压铸机的吨位上,全面领先特斯菈。

而星海,作为新能源汽车界的黑马,竟然没有大压铸车间。

这可是让许朗惊讶不已。

“没有大压铸车间,那他的SU7为什么这么硬?”

突然,许朗想到一个细思极恐的问题。

就在许朗百思不得其解之时。

秦霄猛然说道。

“我们的大压铸机是在冲压车间里的!

所以没有大压铸车间!”

秦霄的这一个反转,让许朗恨得牙痒痒。

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发现,这家伙喜欢卖关子了。

赵兰虽然也有些气恼,但是她的表情管理做得很好。

无论何时,看向她,都是一副端庄的样子。

赵兰接着问道。

“哦,好的!

不过那个压铸机体积大。

若是放在冲压车间怕不是会占用太多的地方。

这压铸机的吨位和体积可是呈正比的。”

闻言,秦霄脱口而出。

“大吗?

我觉得还好!”

赵兰也被秦霄这一番话给整懵。

也不知道对方说得是真话,还是假话。

虽然她没有去过其他车企的生产车间看过。

但是她在前来参观前,也是做足了功课,在网上搜了不少有关新能源汽车生产的资料和视频。

从一些在网上流传的照片来看。

人站在压铸机前就像是站在矿区的重卡跟前一般。

甚至比那个矿区的重卡还要大上数倍。

而许朗听了秦霄说的这话,也是一头雾水。

“该不会,他把那些冲压的机器,当成大压铸机了吧!”

许朗猜测道。

毕竟一直坐在办公室,对下面的事情一概不知,也不是不可能。

之前可是有车企的老总被下面人联合起来欺骗,以高于市场几倍的价格进购原材料。

导致车企的新车价格居高不下,连年亏本的。

然而,这次许朗没有当即下定论。

而是继续看下去,之前他可是上了一回秦霄的当。

秦霄带着众人缓缓走了下去。

令众人惊讶的是,秦霄并没有进到里面的打算。

而是继续往前走。

在走了几十步后,众人终于看到玻璃墙后的冲压车间。

“里面没有工人吗?”

一名惊呼道。

看着全是机械臂的冲压车间。

众人瞪大了双眼。

在那一条条机械臂的摆动下,一块块巨大金属物料被摆放在冲压台上。

接着,一条巨大的冲压臂从上方缓缓降下来。

压在了冲压台上。

随着一阵令人牙酸的挤压声响起。

冲压臂缓缓抬起。

一块流线型的前机盖出现在了众人的眼前。

而一旁早就等候多时的机械臂直接抓起了那块前机盖。

转了个弯,将前机盖悬挂在一台装有激光切割的机械臂前。

耀眼,炽热的激光,仅是一瞬间就烧穿了前机盖的边角。

将那多余的边角全部切了下来。

而在两台机械臂的下方,还有一个类似矿车的小车,准确无误地接住了上方掉下来的边角料。

在它的前方则是一条长长通道。

显然是用来处理这些边角料的。

在切割完后,机械臂将那规整的前机盖放在一边的传送带上,随后又扭头拿下一块冲压好的前机盖。

循环往复。

众人吃惊地看着这一切。

此刻,直播间的网友绷不住了。

“好了,这下去星海打工,攒SU7的计划算是泡汤了!”

“这也太智能了吧,把我放进去,我都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

还能有什么是我能干的!”

“这段视频可得保管好,若是传到外网,指不定国外要指责我们压榨机器人了(滑稽)!”

……

而一众车企老总看到这个画面登时说不出话来了。

他们也想过SU7的生产线会有智能化。

毕竟秦霄可是喊出一个半月交车2万辆的口号。

若是纯靠工人拧螺丝,拧成麻花,下个月也交付不了2万辆。

“这么高的智能化,前期投入可不小!

你可真是舍得花钱的,秦霄!”

许朗此时也不得不佩服秦霄来了。

就连他的工厂目前也实现不了像这样的高智能化生产。

与许朗的佩服不同。

同样是采用高智能化生产的云耀科技,他们的老总陶杰并没有过多的惊讶。

这种程度,他们同样可以做到。

陶杰缓缓说道。

“一串代码的事情,光是高效可还不行。

能否将误差控制在标准范围内,才是真的本事。

不然就只是一堆追求效率的废铁罢了!”

话音刚落。

赵兰就充分发挥了她嘴替的功能。

好奇地问道。

“秦总,请问这个冲压部件的生产,能将误差控制在多少?

在长时间的工作中,那些生产导致的碎屑是否会进入到机械手臂的关节中从而加剧磨损产生误差。

传感器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中,是否会出现失灵,失效等情况。

车间的地面震动,潮湿环境,是否会影响程序运行的稳定性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