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6章 海外的资本扩张(第二更,求订阅(1 / 1)

海外的资本扩张(的。

对于那一天,李毅安自然是充满期待的。

“再等一等吧。”

这样在心底盘算着的时候,李毅安便把这份报告放到了一旁,随手拿起另一份报告。

这个是外务部的报告。除了正常的外交事务的汇报之外,在其中的一个角落里提到了一句——韩国三星会社社长发生变动。

韩国?

三星?

在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在的三星已经成为了韩国第一大财团,但是,放到sea这边,却连500强都进不去。

不过,便是如此,包括三星,现代等集团在内韩国企业,都在不同程度上接受了sea金融界的投资。

这也是一种既定的策略——通过提前投资,从而获得韩国的发展红利。

这也是英美等国金融产业强大的原因之一——他们利用自己的资金优势,在后发国家发展过程之中,通过投资贷款等方式,实现对后发国家的金融控制。从而赚取其发展红利。

这也是为什么,有人说三星不过只是华尔街在韩国代言人的原因,并不仅仅只是三星,现代乐天等韩国财团的股权组成之中,华尔街都占据着相当大的份额。

日本的那些财团同样也是如此,甚至是大国那些大企业——银行到网络公司,再到工业企业,也都有海外资本掌握的股权。

这几乎是不可能避免的,他们的金融霸权早就在无声无息中渗透了全世界。

当很多人在那里嘲笑着美国只剩下金融的时候,他们并不知道——真正控制世界的恰恰就是他们所瞧不上的金融。

正是因为这个游戏之中,金融占据着主导地位,所以,李毅安才会致力于永安的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以及金融体系的构建,经过20多年的发展,现在sea的金融资本已经发展成为仅次于华尔街的存在。

而通过不断的投资,现在永安的金融界不仅掌握着大量的油田,矿山,且还在世界各地投资着大量的优质资产。

三星就是其中之一,虽然并不起眼,但是,他确实是韩国最大的财团。而考虑到他在未来的发展,李毅安对其却是非常上心的。毕竟,在另一个世界,三星是大名鼎鼎的,在世界最大500家大企业中,三星集团排名第14位,年收入超过1000亿美元,包括24个大公司,是韩国最成功的企业。

而更为重要的是,三星在新世纪于高新产业上的成就,也是有目共睹的,可以说是唯一一家“传统企业”却在电子产业中全面发力,且取得成功,并把企业推高到前所未有高度的企业了。

“居然有人在三星发动了一场政变。”

这场“政变”指的是李秉喆被夺权,而作为三星集团创始人的李秉喆,被人称作“创业鬼才”,其经营哲学对商业界有重大影响。可以说,正是他奠定了三星的成功。

而现在,居然被人夺权,这就有些出人意料了。

这甚至出现在外务部的报告之中,由此可见事件的影响力。

其实,这也充分显现了三星在韩国经济中的影响力。

在半岛战争即将结束时,李秉喆设计建造了韩国第一家大型制糖企业,为韩国食糖生产国产化立下了头功。后以此为基础,他又创立了第一家毛织厂,并很快将其发展为具有国际水平的企业,产品成功“登陆”到了毛织品王国——英国。

60年代,韩国经济开始高速发展,国内百废待兴,建筑业最为热门,他又成立三星物产,三星物产不仅在韩国的建设中获得了丰厚的利润,而且在韩国出兵越南后,三星靠着韩国派出军队到越南助战的“血税”,三星物产承接美军订单,与sea建设公司合作,参与公路、港口以及机场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获得技术支持以及现代化管理经验,让三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一跃成为韩国第一大会社。

在越南获利丰厚收益的同时,三星并没有放弃对国内市场的打造,当时韩国正在全力发展农业,但最缺少的就是化肥,全面依赖着国外进口,看到这种情况的李秉哲又决定插手肥料工业,筹建肥料厂。

这一次他碰到了好时光,朴正雄上台,搞“重化工业化”,直接给财阀低息贷款、减税、出口补贴。三星靠这些政策,进了工业领域,站稳了脚。

通过从sea引进技术,创造了世界上规模最大、设施最新、工期最短三项纪录的“韩国肥料”。此后,“韩国肥料”不仅满足了国内市场的需求,甚至还实现了对越南等国的化肥出口,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与此同时,三星人寿、三星重工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作为韩国最大的财团,现在三星的影响力,甚至远超过未来,毕竟,现在韩国的经济更落后,而三星是韩国最大的老板,直雇10多万人,间接带动的就业得有上百万。

进三星工作是很多韩国人的梦,工资高、福利好,地位也高。汉城大学毕业的精英,好多都奔着三星去。

当然,他们更希望来sea,但是在国内的话,他们首选的肯定是三星。

而现在呢?

三星高层却发生了政变——李秉喆被夺权了!

而发动这场政变的并不仅仅只是郑归鲁,背后还有sea的金融资本。

这才是三星出现在这份报告中的根本原因。不仅仅是因为三星在韩国经济上的影响力,重要的是这次“政变”是sea金融资本的一次吞噬行动。

他们不过只是利用了因为美军撤军风波导致的韩国经济上的动荡,趁机完成了股权变更。

“婆罗洲银行、兴业银行、全民年金……”

看着三星股权构成,李毅安的眉头紧蹙,

在韩国的金融风波发生之前,李秉喆是新的大股东,但是伴随着几名小股东先后出售他们的股份。

李秉喆虽然还是大股东,但是郑归鲁却获得了sea金融资本界的支持。

在郑归鲁得到了金融资本界的支持后,作为创始人的李秉喆反而失去了对三星的控制权。

“会不会太早了一点。”

这种知道不过只是正常的商业行为,但是三星在韩国的影响力实在太大了。

这次金融资本的突然发威,会不会引起韩国财团的警惕呢。

但是李毅安转念一想,心道:

“好吧,即便是警惕又怎么样?总之是离不开这里的。哪怕就是李秉喆,同样也离不开这里,没准,他还可以进行二次创业,到时候肯定还是需要这边提供投资的。”

其实,这就是金融资本最强大的地方,哪怕他把你的肉吞掉了,最终你还是离不开他。

在心里打定主意要帮李秉喆那个经营鬼才进行二次创业的同时,李毅安翻看着三星集团新一代会长的资料。

比于他的唐人身份以及曾经在sea的留学经历,李毅安更关心的是三星。

“郑归鲁……三星……三星会在他的手里走向什么地步?”

在心中充斥着这种疑问的时候当然还有一种渴望就是渴望着三星能走的更远。

其实,之所以会有这种念头是非常简单的,一方面如果说三星能够发展的更好的话,那么在未来三星对于韩国的经济掌控也将远远超过另一个世界。

在这种情况下,三星对于韩国的影响力势必也会加大。而这一个三星并不是韩国的,而是sea的,哪怕只是拿着sea护照的人掌握着这所有的一切。

但是掌握就是掌握。

只要能够在自己的控制之下就好。

“希望你能走的更远吧。”

在这一瞬间李毅安的祝福是发自内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