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0章 “荣归”(1 / 1)

“荣归”

“荣归”

翌日,尖东。

邱淑贞已搬进次卧坐月子,梅姨暂停了酒楼的工作,搭配两位佣人在家带小孩。

大老板喜得贵子,休假三天,大派红包。忠义集团所有员工,社团所有兄弟,一人一个百元大包。

光出生红包就发了五百多万,员工们喜气洋洋,集团上市公司“飞马服饰”开盘就涨两个点。

左手靠在沙发上,手拿遥控器,双手交叉,垫着后脖颈道:“大佬,股民真系心善,替你把红包出了。”

尹照棠走出卧室,手中拿着奶瓶,塞进佣人手里,出声笑道:“是集团的现金流充沛,收获市场看好。”

很多上市公司老板给孩子办天价婚礼,搞的沸沸扬扬,同股价是强关联的,是在向社会彰显实力。

尹照棠没有借机炒作的想法,但大集团有继承人,对股民,对兄弟,对职工而言都是一项重大利好。

飞马迎来一波小涨,符合市场情绪。

左手掏出张报纸,出声道:“还有《大公报》的功劳,十几间左派报纸,都刊登你生仔的消息。”

“大老板生个仔都成大新闻!”

尹照棠早上都在忙着安顿女友,照顾小孩,还没精力去看报纸。拿过《大公报》,头版就是巨婴纪录被刷新,成龙发表祝贺。

上一个靠出身体重,打破纪录,登上报纸的。

如今已是世界级电影巨星。

新纪录创始者,又是大集团老板独子,筹备委员的仔,肯定值得大书特书啦。在《大公报》发头条后,很多报纸跟上,制造话题,引发市民热议,股价应声而涨,合乎情理。

尹照棠放下报纸,无奈道:“港岛就是这样,大到一座城,可以住五六百万人,小到家长里短,瞒不过长枪短炮,报纸笔杆。”

左手面带坏笑:“嘿嘿,狗仔文化嘛,没有那么多大新闻,就拍拍名人生活,报报八卦咯。”

“人家是帮忙报喜来的,对公司有好处,大佬,派不派红包呀?”

尹照棠点头说道:“主编一千,狗仔一百,顺便带句话。出生报喜无所谓,往后,不要拍‘荣归’的生活。”

左手掏出电话:“明白!”

在翻阅族谱后,尹氏是按照“立、照、荣、朝、士、文、方、运”进行排辈,上一辈是“立”,下一辈是“荣”。

略作思索后,他便乾纲独断,取了一个非常有时代象征意义的名——荣归。

欣欣向荣而归,繁荣昌盛当归!

可别小瞧这个名,没有“荣归”二字,不见得左派报纸《大公报》会发喜文,不见得市民们激起讨论。

尹荣归更不可能,一出世就成全港名人,甚至直达天听,进南海主人的耳。

因为,孩子的名字,历来都寄托着父辈的心愿,平头百姓有人追求时髦,有人算生辰八字。

可政界家族出生,更多会被铭刻上志向,立场和期望。从古代的“继业”,“承嗣”,“显宗”,到近代的“长征”,“建国”,“援朝”等。

叫“黄长征”,“沙瑞金”,“李援朝”的人,就是比叫狗蛋,阿牛,小帅来的有名头。

既然传统上有政治习惯,那么已过渡为政治人物的尹照棠,自然选择循序。将来“荣归”在事业上,会获得的助力,就是比“泽巨”,“启刚”来的强。

百利而无一害,做老豆的当然要给长子取个好名。

交代完左手后,尹照棠回到房间里,继续帮邱淑贞按摩排奶。

也许是营养团队照顾的过好,阿贞严重胀奶,仗着在坐月子,点名要他帮忙疏通。一大早忙到现在,满口奶味,早餐都不用食,人都晕奶了。

左手又等大佬忙完一阵,在阳台递上支烟,出声道:“大佬,报社朋友卖个人情,有个消息。”

“和记信托注资两亿三千万港币,收购台岛全亚百分之二十七的股份,成为全亚电子第三大股东。”

尹照棠眼神讶异,深吸一口香烟,冷声道:“李家城没有办电子业的胆,但收购企业,同我为难的胆子很大!”

全亚在台岛的销售额,估值顶五个多亿,花两亿三买二十七个点,算是高位接盘,还不要管理权。

台商不仅乐意卖,台岛当局都乐见其成。在有李家城的背书后,全亚更可以转换销售模式,正式进军国内市场。

左手蹙眉道:“国行版要不要提前上市?”

“不要打扰计划,照谈好的时间上,广告营销费增多百分之二十。另外,港版的货,搭配一个百万抽奖计划,一等奖一百人,每人一万元。”尹照棠揣摩着烟头,缓缓说道。

虽然,李家城已真金白银的投钱开战,但忠和电子有先发优势,并不急于上市。

产能是一回事,销售是另一回事。

八十年代末期,想要打通国内的大市场网络,可是非常耗费精力的。

不说下乡镇,一个地级一个定点经销商,都是难度极高的事。广阔的大市场,像未被开发的山田,需要不断的耕耘。

老忠派了三十多个业务经理,花费公关费四百多万,耗时半年多,才算把沿海城市和北方主要城市的经销商谈妥。除了粤、琼、桂三省是官方销售,其它城市全都要给地头蛇代理。

并且电视台的广告合同都已签好,上市,销售和营销,一定得配合好节奏。

港岛市场小,更好调整,投钱多做点营销,肯定不会出错。至于《百万抽奖计划》,本来是内地专属,广告宣传语都早定好:拥有一台小天才,打造一个万元户!

把学习和挣钱绑定,进行大规模的抽奖营销,制造话题,保证市场占有率。

港岛的宣传,主要定在成龙身上,耗资六百万代言费,打出“望子成龙小天才”的广告。

在李家城出手后,为避免被指摘“不公”,只能在港岛也加上同样的计划。

虽然,港岛的一万元,和内地的一万元,起到的效果有差距,但有比没有好,小天才一号刚上市,便成为深水埗电器街的爆款产品,一天出货七千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