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什么叫做顶级文学家的修养(1 / 1)

什么叫做顶级文学家的修养

翌日清晨。

和北川文娱签好了合同的小野佐富子、佐藤刚等人一反之前的消极怠工状态,开始积极配合起薰子的资料收集工作。

自从小野佐富子等人的“逼宫”事件后,原本待人温和,做事还稍显稚嫩的薰子也瞬间成熟了起来。

得知北川老师真的要在自家杂志上连载一本新书,北川编辑部的编辑们也像打了鸡血般,顿时有了工作动力,纷纷联系起自己囤积的作者,让他们加班加点写一些新书出来——

北川老师每次新书连载,基本上那部杂志的当月销量就会突破天际。

这相当于当期连载的所有作者都能吃到比以往多出十几倍,甚至更多的读者流量。

对于那些初出茅庐和一直原地踏步,没法进步的作者们而言,这简直就是天赐的咸鱼翻身机会!

万一他们能跟着北川老师小小火一把,那负责他们的编辑就能像《大众》的石田泰淳编辑一样,跟着一起水涨船高,升职加薪!

而在薰子默默收集着大量与浅草社区相关的各种资料时,《文艺》编辑部的高层们却陷入了头疼状态中。

《东京人》成功让《文艺》把《新文象》甩开了十条街那么远,在1998年的上半年稳坐出版界所有文学杂志的头把交椅。

但《东京人》完结后,北川老师的新书迟迟没有消息,因此空缺出来的位置他们根本不知道让谁来填补。

相对知道一些北川秀近况的河出静子和斋藤玲奈明白这几期北川秀是肯定不会把注意力放回到《文艺》上了——

他本来也不是和《文艺》死死绑定在一起的作者,现在他还要把注意力集中在拉升回《北川》的销量上,没有时间顾及《文艺》也正常。

她们也不好意思总让北川秀照顾《文艺》——

毕竟当初挖北川秀时,河出静子就坦言永远不会将他绑在河出书房这一条船上。

可道理如此,一想到这一期8月号的《文艺》将没有北川秀的小说坐镇,两人还是有点焦虑和担忧。

毕竟除开北川秀这个文坛bug外,河出书房和新成立的新文象在其他作者资源上,差距不是很大,真要纯靠旗下作者资源硬碰硬,河出书房并没有百分百的胜算。

反观北川秀这边,完全没有时间和心思去考虑那么多东西。

8月份的下半月,他要把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即将开写的《浅草红团》上。

无论现在的地位有多高,财富有多少,每一本新书都要全力以赴的去准备和写,这是他写作之路上早已确定好的原则!

除此以外,《小王子》的剩余章节他也在精修和重新润色中。

这是他写给两个小家伙的:《弹钢琴的女孩》。

腰间悬挂着旧式的鞣制鹿皮烟袋,配有红铜五金件,里面插着镀银的烟管,上面垂着玛瑙吊坠,为了防止国府烟叶干燥,还放了青菜梗在里面。

白色细筒裤、黑色绑腿、白色护手,古朴的藏青色条纹和服,后衣襟撩起来掖在腰带里,活脱脱一副大江户时代图画书里捕鸟人的模样,据说在今天的东京仍能见到这副打扮。

说这话的人是个警察,应该不只是出于怀古趣味的戏言吧。

如此一来,我也该模仿江户时代的措辞:

此路是的!

我要带领各位沿此路前往红团团员的住宅。

据说万治宽文年间,公子们身穿白皮和服裙裤,腰佩白鞘之刀,连胯下坐骑都是白马,让马夫唱着流行的马夫小曲,前往吉原也许应该查证一下前往吉原的马道是否就是这条路。”

东野圭吾轻声诵读着《浅草红团》的。

北川老师说要把现在的浅草社区改写成“浅草公园”,那个红隼团改名为“红团”,然后用江户时代的古语古风把盘踞在那里的众生百态给一一展露出来。

用古语写法写现代小说,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天才般的构想。

但其中的难点,就是如果创作者对古语写法不了解的话,写出来的东西可能会不伦不类,无法被读者理解。

前几个版本,东野圭吾也看过,确实觉得这种写法太难,连北川老师都驾驭不住。

可现在这个版本.

说不出的流畅感和舒适感。

真不愧是北川老师啊!

“东野?东野?东野!”

北川秀的声音突然打断了他的思绪。

“啊?是!北川老师,怎么了?”东野圭吾连忙把视线从书稿里移了出来。

就这么一会儿功夫,他发现北川老师已经把他的稿子看完了,而且上面写了不少密密麻麻的修改意见,让他有点头皮发麻。

“你过来下,我和你说下还需要修改的地方。”

北川秀冲他招了招手。

东野圭吾放下手里的书稿,老老实实的贴了过去。

北川秀看了眼同样颓废感十足的东野圭吾,先是笑着问道:“让你每天修改十几次,是不是有点烦了?”

“怎么会?!您提的意见我认为都十分有用和中肯,我只恨自己没能达到北川老师您的要求,和您比起来,我的不足实在太多太多了。”

东野圭吾连忙摇头道。

北川秀轻轻一笑:“那就好。既然你也愿意改,我们就最后再改一次吧!”

“好的!您辛苦了!北川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