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撼人心的《挪威的森林》(下
震撼人心的《挪威的森林》(下午还有一更)
不靠谱的团鬼士郎终于靠谱了一回。
岩井俊二接过《文艺》,连忙拉着他往附近的高档咖啡馆跑去——
那些便利店、公园长椅、KFC等都已经人山人海,全是手里捧着《文艺》,开始迫不及待阅读的读者们。
两人随便找了个空位坐下,撕开透明书封,翻看起《文艺》。
在《挪威的森林》前的小说被岩井俊二全部略过,他现在满脑子只有北川老师的这部全新“北川秀风”力作!
这一次,北川老师又难得亲自写了一次小说序言。
在序言里,他简单回顾了自己从1995年3月起的文学创作之旅。
从青春三部曲的《且听风吟》开始,到现在的这本《挪威的森林》。
两年零七个月时间,北川老师一共写了十五本完结小说,手上还有两本正在连载的小说,以及三部电视剧剧本。
这些文字作品的总字数加起来已经超过300万字,大部分的日本文学家终其一生都没法写到他一半的字数!
看到这里,岩井俊二和周边的读者们有种热泪盈眶,唏嘘不已的感觉。
原来不知不觉中,北川老师已然给大家带来了那么多经典的作品!
其实这事北川秀自己觉得没什么好吹嘘的。
的章节名《永远记得我》。
这好像是北川老师对序言的总结,又好像是他病倒时想对读者们说的话。
“我今年三十七岁。现在,我正坐在波音七四七的机舱里。这架硕大无比的飞机正穿过厚厚的乌云层往下俯冲,准备降落在汉堡机场.”
岩井俊二读着开头,渐渐沉浸到了小说故事里。
剧情的开篇采用了北川老师很少用的倒叙手法,以37岁的渡边彻坐飞机来到德国汉堡机场开始。
在悠扬的《挪威的森林》曲调中,渡边彻回忆起了直子。
在只有几百字的简短回忆中,直子跳脱有趣,又有些神经质的性格跃然纸上。
“我希望你永远记得我。永远记得我这个人,我曾经在你身边。”
“我当然会永远记得。”
“你真的会永远记得我?”直子轻声问道。
“永远记得。”渡边彻回答道,“我怎么忘得了?”
想到这儿,渡边彻就觉得非常难过。
因为直子从来不曾真正的爱过他。
这一章的末尾,渡边彻从回忆里抽身而出,脑海里盘旋的是他和直子最后的对话。
原来“永远记得我”是这个意思。
岩井俊二读着读着,再次泪流满面。
不知道为什么,看到那句“因为直子从来不曾真正的爱过他”时,无数的记忆就如潮水般翻涌而来,令他难以呼吸。
他的脑海里也曾有过类似的故事,只是那时还模糊不清。
现在看过北川老师的新书,那些模糊的情节似乎渐渐清晰了起来。
《挪威的森林》这一期一共连载了五章,他迫不及待地翻到了,然后被章节名吓了一跳!
《好友之死》。
渡边彻回忆起二十多年前他在东京都读书的日子。
那是他的末尾,熟悉的北川风格议论“死亡”的经典语句也出来了。
“死不是生的对立,而是它的一部分。
将它替换成文字就显得俗气多了,但对于当时的我而言,我所感受到的并不是文字,而是一种空气的凝块。
死,它存在于文字里,存在于撞球台上面四个并排的红、白色球里。
我们一边慢慢地将它吸进肺里,像是吸细小的灰尘一般,一边过活。
在那之前,我将死看成是一种和生完全迥异的东西。
我一直觉得这是最合乎逻辑的思考方式。
生在这头,死在那头。
而我是在这头,不是那头。”
“这段描述实在太经典了!一定会被无数人作为座右铭刻下!”
岩井俊二整个人都快站起来了。
高档咖啡馆里也有不少人在急促呼吸的阅读着《挪威的森林》。
他们也被北川秀所描述的生死观感染。
压抑而悲伤的氛围弥漫开来,让人无法呼吸。
只是两章内容,其展现出来的高质量就让岩井俊二叹为观止。
而同一时间,有关《挪威的森林》所展现的“物哀死亡之美”,宛如吹拂过大地的春风般,在日本各地发芽新生。
的最后一段,尤为动人。
渡边彻的生死观,在木月的自杀后彻底崩塌。
“.然而自从木月自杀的那个晚上开始,我无法再把生死看得那么单纯。
死已经不再是生的对立面。
死早已存在于我的身体,任我一再努力,我还是无法忘掉。”
“因为在五月的那个夜里,禁锢了木月的死,也同时禁锢了我。
我就这样,一边感受空气里死亡的凝块,一边度过了我十八岁那年的春天。”
10月18日当天下午。
台北某小破楼内。
后来因一句“你说”的梗火遍全网的吴俊霖此时还只有二十九岁。
他的事业在上升期时被卡住了,缩在阁楼好几天的他正为新专辑苦恼。
就在他烦闷之际,朋友送来的一本日文杂志吸引了他的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