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朱:姜还是老的辣,爷爷我更胜你一筹!
“咱与朱孙通信这么久,却忘了问他,究竟多大的年龄?”
“他见识那么广,知识如此渊博,想来年龄应该不小了吧?”
“不过也没关系,有志不在年高。”
“就算年龄大一点,只要还能为朝廷出谋划策,那就没有问题。”
“再说,年龄大,性子也更稳。”
“那个逆孙身旁,就缺少一个年龄大,又稳重的人。”
老朱喃喃自语地说着。
对于朱允熥治国,他还是很满意的。
至少有两项工作,朱允熥做得很好。
,虽然得到朝廷的采纳,但却被上司冒名顶替领功,这个“冤”,咱必须得帮他伸!
逆孙是灯下黑,反贪污腐败搞那么大的风声,可自己一手创办的《科学》期刊,却发生这种事情。
贪污别人给朝廷献计献策的“文章”,据为己有,也就是“贪污别人的功劳”,其性质之恶劣,较之贪污银子,有过之而无不及。
老朱的心中,早已经给主管《科学》期刊的那群官员判了死刑。
虽然他们办《科学》期刊,也算立了汗马功劳。
但功归功,过归过。
老朱可是眼里揉不得沙子的人。
再说,《科学》期刊是自己孙子办的。
论功劳,当然也是朱允熥的功劳最大。
那些人不过是按他的话办事而已。
杀了再换一批就是了。
心中想着,老朱不禁又期待起了与朱孙见面的场景。
当了这么多年的皇帝,曾经的老兄弟都渐行渐远,自己成了孤家寡人一个。
这么多年,也就最近几个月与朱孙,通过书信往来,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
除了没有向朱孙透露自己的真实身份外,老朱将自己的困苦,都向朱孙说了。
甚至还告诉他,自己有一个很厉害很了不起,但又不听话的孙子。
各诉他自己儿子死了,将来要让孙子继承家业。
告诉他自己很不安,担心家里的管家和下人,在自己死后,不服孙子的管教。
……
诸如此类的情况,老朱都和朱孙讲述。
毕竟,在老朱眼里,朱孙是一个有大智慧的人。
不仅仅懂经济,懂怎么治国,连自己孙子开创,老朱始终都弄不明白的“科学”,朱孙都做了很详细的解释。
老朱觉得他得真是太有道理了。
原来自己通过申城的码头工人,船舶,卸货数量,分析申城的各项经济,就是科学啊!
这样一个人,老朱有问题,当然要向他请教了。
而且,朱孙的回信,也从来没有让老朱失望。
对老朱面临的状况,朱孙都做了十分细致且认真的分析。
不过,书信往来,终究比不过当面的交谈。
此番见到了朱孙,一定要与他畅谈三天三夜。
还有那个逆孙,一直以为自己有识人之明。
用杨士奇,姚广孝,夏原吉,用张辅,朱能,也算用得十分顺手。
颇有伯乐相中千里马的得意
那些人虽然也算不错,但又怎么比得上自己相中的这个朱孙呢。
等自己将朱孙推荐给逆孙,他一定会大吃一惊吧。
他恐怕到现在,还以为朱孙写的治国之策,是《科学》期刊集体讨论出来的呢。
哈哈哈!
老朱的嘴角边,翘起了一抹笑意。
想到逆孙吃惊样子,他就很开心。
姜还是老的辣!
虽然你很厉害,可你爷爷我,更胜一筹!
马车滚滚前行,不知不间,已到了应天府境内,金陵城已是遥遥在望。
……